文档详情

解析华裔美国女性文化身份追寻.pdf

发布:2017-09-12约13.86万字共8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AN ANALYSIS OF CHINESE AMERICAN WOMEN’S SEEKING FOR CULTURAL IDENTITY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 Master’s Thesis Presented to The 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Renmin University of Chin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In Partial Fulfillment Of the Requirements for the Master of Arts Degree by Zhang Rongfeng May 2008 论文摘要 文化身份一直是美国研究领域中一个经久不衰的热点。随着上世纪文化身 份理论在美国的兴起,诸多学者在“何为美国人的文化身份?”以及“如何构 建美国人的文化身份?”等问题上给出了多种的解释和回答。而关于这些问题 的讨论在上世纪四十年代达到了一个高潮。美国是一个移民国家。因此,在美 国学者给出的答案中,如“大熔炉”,“沙拉碗”,“万花筒”等都指出了美利坚 民族成分的非单一性,而这些回答和相关的理论研究也引起了广泛的社会关注 和学术兴趣。然而,由于历史及政治经济等多重原因,掌握美国主流文化导向 的始终是美国白人群体。虽然少数民族的文化及传统对主流文化产生了很大的 冲击,但由盎格鲁撒克逊清教徒所创立的体制及价值观始终是主流文化的导向。 美国文化的特点决定了它无法成为一种单一的文化,在这种背景下,占据美国 社会重要组成部分的少数群体必须思考如何重新定位自己的身份,以及在继承 文化传统和满足社会现实要求的前提下寻求一个文化身份的平衡。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华裔美国女性。华裔在美国的发展史决定了其文化身份 的特殊性,即:长期以来美国主流社会的疏离使得华裔能够在很大程度上保持 自身文化传统,而同时他们也有着身为美利坚合众国公民的自觉。在十九世纪 晚期及二十世纪初,第一批移民美国的华裔女性承受了巨大的生活压力并忍受 着来自各界的歧视和不公平待遇,她们被孤立的事实使其很难融入到美国主流 社会。因此,这些人保留了较多的中国文化传统并趋向于把自己看作“在美国 的中国人”。而第二代华裔女性则有着更多的文化自主性,她们往往更容易认可 并融入到主流文化中。但是,美国日趋民主化的社会环境和稍显宽容的主流文 化氛围仍不足以为华裔美国女性提供一个满意的身份定位。她们对文化身份的 追寻逐渐成为了一种趋势,而这也是她们要求平等,追求自尊独立的社会地位 和改变历史的一个契机。当然,由于对华裔美国女性文化身份定位尚不清晰, 而长久以来美国主流文化观念又根深蒂固,使得她们在追寻自身独特文化身份 的过程中必然会遇到某些阻碍和困惑。 本文的第一章是介绍部分,正文的第二章对华裔美国人百年来在美国的经 历做了一个历史性的回顾并通过对比广泛意义上的华裔美国人群体和华裔美国 女性群体之间的区别,间接定义了华裔美国女性作为一个少数群体的范畴和自 身特点,指出其与广泛的华裔美国人群体之间的差异。本章的第三部分回顾并 梳理了近年来有关华裔美国人的若干重要研究及其成果,其中着重介绍的是有 关华裔美国女性群体方面的研究及其成果。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