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中山市2010至2011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考试数学.doc

发布:2018-08-30约3.08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高一数学 第 PAGE 1 页(共4页) 中山市高一级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数学科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 共40分) 注意事项: 1、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统考考号、座位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不能答在试题上。 3、不可以使用计算器。 4、考试结束,将答题卡交回,试卷不用上交。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1.算法的三种基本结构是 A.顺序结构 模块结构 条件分支结构 B.顺序结构 模块结构 循环结构 C.顺序结构 条件结构 循环结构 D.模块结构 条件分支结构 循环结构 2.= A. B. C. D. 3.已知,, 若,则实数的值为 A. B. C. D. 4.在右边的程序框图中,若输入的值 为2,则输出的值为 A.2 B.3 C.-5 D.6 5. A. B. C. D. 6.函数是 A.周期为的奇函数 B.周期为的偶函数 C.周期为的奇函数 D.周期为的偶函数 7. 若 则 A. B. C. D. 8.已知α为第二象限角,那么是 A.第一象限角 B.第二象限角 C.第一、三象限角 D.第二、四象限角 9.将函数的图象作怎样的变换可得到的图象 A.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B.将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将所得图象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 C.将的图象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2倍,再将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D.将的图象所有点的横坐标变为原来的,再将所得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 10.在区间上任取两点,则它们到原点O的距离平方和小于1的概率为 A. B. C. D. 第II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化简= . 12.一个社会调查机构就某地居民的月收入调查了10000人,并根据所得数据画了样本的频率分布直方图(如右图).为了分析居民的收入与年龄、学历、职业等方面的关系,要从这10000人中再用分层抽样方法抽出100人作进一步调查,则在[2500,3000)(元)月收入段应抽出 _________ 人. 13.阅读下面的程序: INPUT N I=1 S=1 WHILE I=N S=S*I I=I+1 WEND PRINT S END 上面的程序在执行时如果输入5,那么输出的结果为 . 14.不等式的解集是 .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5题8分,16、17、18、19题各9分,合计44分) 15.某人一次同时掷出三枚硬币, (1)该实验的基本事件有几个?请列出来; (2)求三枚硬币均为正面朝上的概率; (3)求有两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 16.已知函数. (1)求函数y的最大值及y取最大值时x的集合; (2)求函数y的单调递减区间. 17.如图,某地一天从6~14时的温度变化, 曲线近似满足函数 试求这段曲线的函数解析式. 18.在中,,,求的值. 19.已知向量,且,求: (1)及; (2)若的最小值为,求实数的值. 中山市高一级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统一考试 数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D D B A B B C A D 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11. -1 12. 25 13. 120 14. 备注:类似不给分 三、解答题(共5小题. 15题8分,16、17、18、19题各9分,合计44分) 15.某人一次同时掷出三枚硬币, (1)该实验的基本事件有几个?请列出来; (2)求三枚硬币均为正面朝上的概率; (3)求有两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朝上的概率. 解:(1)一次同时掷出三枚硬币,基本事件共有8个:……(2分) {正,正,正},{正,正,反},{正,反,正},{正,反,反}, {反,正,正},{反,正,反},{反,反,正},{反,反,反}.……(4分) (2)P(“三枚硬币均为正面朝上”)=;……(6分) (3)P(“有两枚硬币正面朝上,一枚硬币反面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