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印花第十一章.ppt

发布:2018-05-13约7.8千字共5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十一章 印花原糊;二、印花原糊在印花过程中的作用 1、印花原糊的增稠剂:抵消织物毛细管效应而引起的渗化,保证花纹轮廓光洁。 2、印花原糊中的染料等化学品的分散介质和稀释剂。 3、染料的传递剂:印花时染料借助于原糊传递到织物上,汽蒸时,染料转移至纤维内部。 4、粘着剂:以保证将染料等转移到织物上,并在烘干过程中浆膜不会从织物上脱落下来。 5、汽蒸时的吸湿剂:浆膜在汽蒸时吸收水份,浆膜中的染料重新“溶解”向纤维表面及内部转移。 6、印花色浆的稳定剂和延缓色浆中各组分彼此间相互作用的保护胶体。 7、印花后或轧染地色后烘干过程中的抗泳移剂。;三、印花对原糊的要求 1、印花原糊本身不能有色素或略有色素,不能影响印花织物的鲜艳度 2、印花原糊应具有一定的物理和化学稳定性,不与染料、化学助剂发生反应 3、印花原糊应有适当的流变性 4、印花原糊应有一定的粘着性、渗透性、成膜性 5、印花原糊要使染料有良好的上染率 6、印花原糊在汽蒸时要有一定的吸湿能力 7、印花原糊要有良好的易用洗除性 8、印花糊料的成糊率要高,制糊要方便;第二节 印花原糊的流变性能;  流变学是研究流体流动与变形的科学。 ●流变性是物体(流体)在切应力作用下的流动和变形的性能,其方法是在各种条件下测定物质(流体)的粘度。 ●由于各种印花原糊的流变性不同,其印花性能和适应的条件也就不一样,再加上印花的方法、工艺、染料、助剂的不同,就增加了对印花原糊流变性研究的复杂性。 ;(一)粘度的概念;4、牛顿粘度ηn 符合牛顿定律的流体粘度,在一定温度时,粘度为常数 5、表观粘度ηa 不符合牛顿定律的流体粘度,其粘度随剪切应力的变化      ηa=ηn+ηC ηc --结构粘度 不同的织物,不同的印花方法,印制不同的花纹,对色浆的粘度要求是不一样的。表观粘度相同的两种不同原糊的色浆,在同样的印花条件下进行印花,可获得两种不同的印制效果,所以,对色浆的粘度要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 ;(二)流体的流动类型和流变曲线; 绝大多数的流体,包括印花原糊,其切应力和切速度不成直线关系,即粘度不是常数,随切应力和切速率而变化,其变化规律可分为下列几种: 2、塑性流体和粘塑性流体: 在低于一定的切应力时,不发生流动,高于某一切应力后才开始流动,此切应力称为屈服点,τ—γ可能线性关系,也可能非线性关系,称为塑性流体(塑流型)或粘塑性流体。;3、假塑性流体: 受到切应力开始流动,但流变曲线的斜率随剪切应力增加而减小,即粘度随切应力或剪切速率增大而不断减小,剪切速率降低后,粘度也随之上升,这种流体叫做假塑性流体。 大多数中等浓度的高分子溶液,以及大部分印花色浆属这种类型的流体。 4、触稠流体: 曲线斜率随切应力增加而增加,即粘度随切应力或剪切速率增大而不断增加,这种流体称为触稠流体。如高浓度的颜料。;非牛顿型流体的流变曲线;;(三)结构粘度; 2、结构粘度的特点    随着切向应力的作用,外围的网状结构释出部分溶剂分子,溶剂化层内粒子的聚集倾向减小,因此,表现出液体的表观粘度系数随切向应力的增大而下降。 结构粘度在外力作用下或温度升高时,网状结构被破坏,而引起ηa↓,随外力的消失或温度下降,粘度又可恢复。糊料分子结构越不对称,长宽比越大,越易形成网状结构,结构粘度就越大。 所以,胶体溶液的表观粘度应是牛顿粘度和结构粘度之和,它们的粘度系数应为ηa=ηn+ηc,其中ηn是一个常数。而ηc在受到切变应力的作用后,胶体的溶剂化膜层被破坏,从而使ηc值下降,因此ηa不是常数。;(四)流体的触变性;γ;3、触变的大小和形状 A、触变曲线的形状: 决定于曲线上行和下行的,切向应力施加或递减的速率,当速率极慢时,流体可不呈现触变现象,得到是图中虚曲线标出的平衡曲线。 B、触变性大小: 是以上行曲线和下行曲线所包围的面积来表示,面积越大,则流体的触变性越大。 ;4、影响原糊触变性的因素;(五)流体的可塑性; 对原糊的流变性能进行研究,其目的是要将它运用到实际印花生产中,来指导印花生产。可将已知的印花原糊流变曲线或粘度曲线,来预测该原糊在印花生产过程中的印花性能,但是在实际中操作比较困难,通常使用印花原糊性能的指数来预测该原糊在实际印花过程中的印花性能. ;二、表示印花原糊性能的指数 (一)印花粘度指数 1、印花粘度指数-PVI值 印花原糊(色浆)的流变曲线或粘度曲线预测该原糊在实际印花过程中的印花性能,常用印花粘度指数。   印花粘度指数:用回转式粘度计测定原糊粘度,剪切速率相差10倍时,表观粘度的比值。即: PVI= ηPi/ηi      P=10 NDJ-1型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