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六年级上数学教案.pdf
第一单元
单元专题圆的认识总课时9课时
本单元主要通过六个活动引导学生展开学习:圆的认识(一、圆
的认识(二、欣赏与设计、圆的周长、圆周率的历史、圆的面积。本
单
单元教材编写力图体现以下特点。
元1、结合具体情境,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促进学生对圆的本质特征
教
材和圆的对称性的认识。
分2、开展测量活动,探索圆周率的意义及圆周长的计算方法。
析
3、经历探索圆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体会“化曲为直”的思想。
4、结合适当的素材体现数学的文化价值,引导学生感悟数学文化
的魅力。
单元
单元教学重点圆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重点
难点是对圆周率“兀”的真正理解;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以及画具
单元
难点有定半径或直径的圆。
是在学生已经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
单形等平面图形和初步认识圆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学生研究曲线
元图形的开始,是学生认识发展的又一次飞跃。教材注重从学生己有的
学
情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出发,结合具体情境和操作活动激活已经存在于
分
析
学生头脑中的经验,促使学生逐步归纳内化,上升到数学层面来认识
圆,体会到圆的本质特征。
第1课时圆的认识(一
教学内容,教材第2-4页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在想象与验证、观察与分析、动手操作、合作交流等活动
中认识、掌握圆的特征。
2、方法与过程:在开放式画圆的情景中,会用圆规等工具画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问题解决过程中,不断探求事物的本质特征和事
物的合理性。
教学重点:通过动手操作认识圆,掌握圆的特征。
教学难点:已知半径或直径,画圆
课型:新授课
教学方法:导练法、迁移法、例证法
教学准备:直尺、圆规、圆的模型。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生活中哪些地方可看到圆形?与学过的图形比较有什么不同?
你(觉得这些图形美吗?
三、探究新知。
一(、出示自学指导:
自学课本第2页“试一试”以上的内容。
1、生活中看到的圆和以前学过的图形有什么不同?
2、课本观察与思考哪种方式更公平,为什么?
3、你有几种不同的画圆方法?
4、画圆有哪些条件?什么是圆的圆心、半径和直径?
(二、自学5(分钟。
三(、检测自学效果,实施“后教”
课本第3页“试一试”
学生先在小组内说一说,然后全班交流。
(四”精讲
1书中的三幅主题图,哪种方式较公平?(并说说为什么第三种最公平?)
2
2画圆的条件
你能想办法画一个圆吗?画圆有哪些方法?画一个圆必备条件是什么?
3半径直径的认识
操作:
1).把圆对折打开任意换方向再对折;
2).描出折痕;
找一找折痕与折痕之间折痕与圆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能说说这些折痕有
什么特点?)
(学生先独立做,当学生有交流欲望时,教师建议大家互相交流)
汇报:
(1)交点,也就是圆的中心点称圆心;折痕这条线段称圆的直径;
2()圆心到圆上的线段称半径;对折后两侧能完仝重合°
3()整理:圆心通常用字母0表示;圆的直径通常用字母d表示,半径通
常用字母r表示(给出圆上圆内圆外等名称)
从圆心到圆上任意一点的线段是半径。
通过圆心并且两端点在圆上的线段是直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