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蛋白质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目的要求 1.掌握蛋白质的营养生理功能。 2.掌握必需氨基酸、非必需氨基酸、限制氨基酸的概念 3.理解必需氨基酸的需要量及需要量模式。 4.理解不同的蛋白质营养评价方法及其意义。 5.掌握蛋白质互补作用的概念及其在营养学与食品加工中的应用。 6.理解蛋白质的供给量和动、植物蛋白质食物等的不同来源与特点。 一、蛋白质的分类及生理功能 (一)蛋白质的分类 1.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含有人体生长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且氨基酸比例接近人体需要,当这类蛋白质为唯一蛋白质来源时,能促进机体健康生长。 2.不完全蛋白质 这类蛋白质缺少一种或几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当仅用这种蛋白质为唯一蛋白质来源时,它不能促进机体生长,甚至不能维持生命。如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蹄筋胶质及由动物皮等制得的白明胶。 3.半完全蛋白质 介于上述两种蛋白质之间,含有人体所必需的各种氨基酸,但氨基酸组成比例不平衡,依其作为唯一蛋白质来源时,能维持机体生命,但不能促进机体生长发育。 二、必需氨基酸和限制氨基酸 (一)必需氨基酸(essential amino acid,EAA) 组成人体蛋白质的20多种氨基酸已确定有8种为人体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远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获得,这一类氨基酸称为必需氨基酸。它们是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儿童为9种,即上述8种加上组氨酸。 (二)非必需氨基酸 非必需氨基酸并非机体不需要,而是机体能自行合成,或者可由其它氨基酸转变得到,不必由食物蛋白质供给。然而它们同样是蛋白质构成不可缺少的物质。非必需氨基酸通常有13种:甘氨酸、丙氨酸、丝氨酸、胱氨酸、半胱氨酸、天门冬氨酸、天门冬酰胺、谷氨酸、谷氨酰胺、酪氨酸、精氨酸、脯氨酸、羟脯氨酸。 上述非必需氨基酸中,胱氨酸可代替蛋氨酸,其代替量可达80%,酪氨酸亦可代替约70%的苯丙氨酸。因此有人将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半必需氨基酸”。 在计算食物必需氨基酸组成时可将胱氨酸和蛋氨酸、酪氨酸和苯丙氨酸分别合并计算 四、食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评价 (一)食物中蛋白质含量(proteincontent) 食物中蛋白质含量通常采用凯氏(Kieldahl)定氮法测出该食物的含氮量,乘以蛋白质换算系数6.25可得知其粗蛋白含量。即 粗蛋白含量=含氮量(%)?6.25 但不同蛋白质的换算系数不同,因而对不同的食物宜采用相应的蛋白质换算系数(见表2—2)。 五 蛋白质的推荐摄人量及食物来源 (一) 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 世界各国对蛋白质摄入量没有一个统一标准,1985年FAO/WHO提出,成年人不分男女性别蛋白质的需要量为0.75g/(kg·d),这是按照优质蛋白质计算的结果。 我国居民目前仍以植物蛋白质为主,蛋白质质量不如动物蛋白高,因此蛋白质推荐量应适当高于此标准。成人蛋白质按1.16g/(kg·d)计,如我国成人轻体力活动男子每日蛋白质的推荐摄入量(RNI)为75g,女子为65g。 按能量计算,蛋白质供能占总能量的11%~14%,其中成人为11%一12%,儿童和青少年因处于生长发育时期,应适当高些,为13%一14%,老年人为15%可防止负氮平衡出现.。 蛋白质营养 * 生物价(The biological valence)是一种评估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方法,指每100克食物来源蛋白质转化成人体蛋白质的质量。 生物价(The biological valence)是一种评估蛋白质营养价值的生物方法,指每100克食物来源蛋白质转化成人体蛋白质的质量。 ???????????????????????????????????????????????????????????????????????????????????????????????????????????????????????????????????????????????????????????????????????????????????????????????????????????????????????? 第四章 蛋白质 1.必需氨基酸:人体不能合成或合成速度不能满足机体需要,必须从食物中直接获得,称为必需氨基酸。有9种氨基酸 。 基 本 概 念: 2.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胱氨酸和酪氨酸在体内分别由蛋氨酸和苯丙氨酸转变而成,如果膳食中能直接提供这两种氨基酸,则人体对蛋氨酸和苯丙氨酸的需要可分别减少30%和50%,故胱氨酸和酪氨酸称为条件必需氨基酸或半必需氨基酸。 3.氨基酸模式:是指某种蛋白质中各种必需氨基酸的构成比例。 5.蛋白质互补作用:为了提高植物性蛋白质的营养价值,往往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食物混合食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