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第四章 蛋白质营养(6学时).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四章 蛋白质的营养;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和作用
第二节 蛋白质、氨基酸的质量及其品质评定
第三节 单胃动物的蛋白质营养
第四节 反刍动物蛋白质营养
第五节 蛋白质周转代谢;第一节 蛋白质的组成、性质及作用;C 51~55%,平均53%
H 6.5~7.3%,平均7%
O 21.5~23.5%,平均23%
N 15.5~18%,平均 16%
S 0.5~2.0%
P 0~1.5%
其他:Fe、Cu、I等;2、蛋白质的结构单元——氨基酸
AA的数量、种类和排列顺序的变化组成各种不同的蛋白质。
自然界存在200多种,植物含22种。
动物蛋白同植物蛋白含有同样AA,但机体不能全部合成。
AA有L型、D型两种异构体。除Met外,L型AA生物学效价比D型高。;1、蛋白质的性质
(1)两性特征:
蛋白质的两性特征是以组成它的AA的性质为基础的,取决于所含碱性和酸性AA的数目、离子基和疏水中心的数目等。
在等电点易形成沉淀,通过pH的细微变化可复溶,使其成为很好的缓冲剂,且由于其分子量大和离解度低,在维持渗透压中起重要作用,这些对维持内环境的稳定和平衡具有重要意义。;1、蛋白质的性质
(2)蛋白的变性
蛋白质在物理因素(加热、加压、紫外线照射)和化学因素(酸、碱、重金属、有机溶剂)作用下,分子内部结构会发生变化,可使其原有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发生改变。变性作用会影响蛋白质生物学活性和溶解度,正是利用这一特性,对蛋白质进行适当加工,以有助于消化。;2、蛋白质的分类;1. 机体的结构物质
除水外含量最多的养分,占干物质50%,无脂固形物的80%
肌肉、神经、结缔组织、精液、皮肤、毛发、角、喙等
2. 组织更新修补原料
组织和器官的蛋白需要不断更新,每天更新约 0.25~0.3%
损伤组织需修补。;3. 机体的功能物质(酶、激素、抗体等)组分
调节代谢、体液酸碱平衡、渗透压,遗传信息的传递及许多重要物质的转运。
肌肉蛋白质: 肌肉收缩
血(肌)红蛋白:运输氧
酶、激素: 调节代谢
免疫球蛋白:抵抗疾病
运输蛋白(载体): 脂蛋白、钙结合蛋白等
核蛋白: 遗传信息的传递、表达;4. 机体的能源物质
机体营养不足时,蛋白质会分解供能,维持机体的代谢活动,当摄入蛋白质过多时,可转化为糖、脂和分解产热供机体代谢用。
5. 合成离体产品
鸡蛋(含蛋白12~14%,日产58克/枚)
牛奶(含蛋白3%,日产20~40千克)等;一、氨基酸的分类
二、必须AA的营养作用
三、理想蛋白质
四、饲粮氨基酸的平衡
五、蛋白质氨基酸质量评定方法
六、提高蛋白质营养价值的途径;蛋白质的质量
是指饲料蛋白被消化吸收后能满足动物新陈代谢和生产对氮及氨基酸需要的程度。
实质是氨基酸的组成比例和数量与动物需要的一致程度。
氨基酸的分类
天然AA,按性质分为中性、酸性和碱性AA;
按结构又可分为脂肪族、芳香族和杂环族AA;
从动物营养需要来分必需AA、半必须AA和非必需AA。;1. 必需氨基酸(EAA)
概念:是指动物自身不能合成或合成的速度和数量不能满足维持机体正常生长发育和生产的需要,必需从饲粮供给的氨基酸。
单胃成年动物:8种,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
单胃生长动物:10种,上8种+精、组AA
禽类动物:13种,10+甘、酪、胱
反刍动物:瘤胃微生物合成,高产动物须由日粮中添加。;2. 半必需氨基酸
是指在一定条件下能代替或节省部分必需氨基酸的氨基酸。
丝氨酸 甘氨酸(部分)
胱氨酸 蛋氨酸(50%)
酪氨酸 苯丙氨酸(30~50%)
3. 条件性必需氨基酸
是指在特定的条件下必需由饲粮供给的氨基酸。
仔猪:精氨酸
妊娠母猪:组氨酸;4. 非必需氨基酸(NEAA)
是指动物体内可以合成或者可由其他AA转变而成,不必从料中供给也能维持动物正常生长的AA,人和动物对NEAA的需要约占必需+非必需总量的60%。
5. 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比较
相同: 构成蛋白质; 维持动物生长和生产; 须满足蛋白质合成需要;
不同:体内合成速度和数量不同;血液中的浓度是否取决于饲粮中相应氨基酸的浓度;是否必须从饲粮中供给;;6. 限制性氨基酸(LAA)
概念:是指饲料或日粮含量比动物需要量少的EAA。
限制动物对其他氨基酸的利用,导致蛋白质利用率下降。
根据缺乏程度分为第一、第二、三、四……等LAA。
限制性AA的顺序确定:
化学评定法:饲料或日粮中必需AA含量/动物对必需AA需要量,更准确的是:饲料或日粮中可消化吸收EAA含量/动物对必需AA需要量;表 仔猪玉米-豆粕型日粮的氨基酸化学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