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节土壤有机质.ppt

发布:2018-06-15约5.88千字共5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二)水分和通气性 (三)温度 最适宜温度大约为25-35 ℃ 腐殖质的形成 3、电性 腐殖质带有电荷,并且是两性胶体,在通常情况下,它所带的电荷是负的. 5、溶解性 胡敏酸一价盐、二价盐溶于水, 富啡酸一价盐溶于水、二价盐不溶于水。 胡敏酸分子量大,分散性和活动性小,遇少量电解质(如氯化钙)即完全絮凝,絮凝后产生的胡敏酸钙凝胶能胶结土粒形成团粒结构。 富啡酸分子量小,分散性和活动性大,其酸性和溶解性强,能强烈地破坏矿物质。 二、有机质的调节 (一)调节原理 腐殖化系数: 矿化率: 影响因素:土壤生物、气候条件、土壤状况、耕作措施等。 水分 最适湿度:土壤持水量的50-80% 低洼、积水有利于有机质的积累 通气性 通气不良易有机质累积 (四)土壤特性 1、质地 粘粒含量越高,有机质含量也越高。 2、pH值 中性、钙质丰富较好,pH 6.5-7.5。 第三节 土壤腐殖质 腐殖质本身不是一种单一的化合物,而是由多种化合物形成的聚缩物,其主体为腐殖酸及其盐,占腐殖质的85%~90%,称为腐殖物质。其余为微生物代谢所产生的较简单的化合物,因与腐殖酸紧密结合难以分离,故与腐殖酸合称为腐殖质。 根据腐殖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和颜色可分离出胡敏素、胡敏酸和富啡酸3种性质不同的腐殖质。 NaOH或NH4OH 稀溶液处理 不溶解的腐殖质 胡敏素 溶解的暗褐色溶液 HCl或 H2SO4处理 褐色沉淀 胡敏酸 黄色溶液 富啡酸 土壤 一、腐殖质的分离与组成 腐殖酸是土壤和沉积物等物质中溶于稀碱呈暗褐色、无定型和酸性的非均质天然有机高分子化合物。它的性质不活泼,不能作为独立的腐殖物质存在。 二、土壤腐殖质在土壤中存在形态 (1)游离态的腐殖质,在一般土壤中占极少部分。 (2)与矿物中强盐基化合成稳定的盐类,主要为腐      殖酸钙镁。 (3)与含水三氧化物化合成复杂的凝胶体。 (4)与粘粒结合成有机无机复合体。 在上述四种形态中,以第四种最为重要,它常占土壤腐殖质中的大部分。其结合方式可能是: 第一:通过钙离子结合。农业重要,与团粒结构形成有关。 第二:通过铁、锰、铝离子结合。结合紧密,不具水稳性。 (二)腐殖质的性质 1、腐殖质分子结构和分子量 包括芳香族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和碳水化合物。 官能团(功能团):羧基、酚羟基、醇羟基、甲氧基、甲基、醌基等 这些官能团使得腐殖质具有:离子吸附性、对金属离子的络合性、氧化还原性及生理活性。 其化学结构式虽然还没有确定,但它们有若干共同点是可以肯定的,结构复杂,分子量巨大等。 2、腐殖质的元素成分 主要是C、H、O、N、P、S、Ca等。腐殖质含碳量约为56%—60%,平均为58%。含氮量约为3—6%(平均为5.6%),其碳氮比例大致为10:1—12:1,灰分占0.6%。 有机质 = 有机碳× 1.724 腐殖质是带负电荷的有机胶体,增加电解质浓度或高价离子,则电性中和而相互凝聚,形成凝胶。 腐殖质在凝聚过程中可使土粒胶结在一起,形成结构体。 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可以通过干燥冰冻脱水变性,形成凝胶。腐殖质这种变性是不可逆的,所以能成水稳性团粒结构。 4、腐殖质的凝聚 6、吸水性 腐殖质是一种亲水胶体,有强大的吸水能力,单位质量腐殖质的持水量是硅酸盐粘土矿物的4~5倍,最大吸水量可以超过500%。最大吸湿水量可达本身一倍以上。 7、稳定性 稳定性很强,年矿化率平均1% ~2%之间。 腐殖质具有抵抗微生物分解的能力。 胡敏酸的平均存留时间为780~3000年; 富啡酸的平均存留时间为220~630年; 新形成土壤的有机质为4.7~9年; 残体易分解组分为0.25年。 第四节 土壤有机质的作用及其调节 一、土壤有机质对提高土壤肥力的作用   土壤有机质,特别是腐殖质,对土壤肥力的影响是多方面的,主要可归纳如下几点: (一)植物养分的重要来源 土壤有机质含有大量而全面的植物养分,特别是氮素,土壤中的氮素80%以上是有机态的,经微生物分解后,转化为植物可直接吸收利用的速效氮。 (二)提高士壤的蓄水保肥和缓冲能力 腐殖质本身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蓄水能力。土壤中的粘粒吸水力一般为50%~60%,而腐殖质可高达400%~600%。 带有两种电荷,具有较强的阳离子吸附能力,保存养分,避免流失。 两性胶体,具有缓冲能力。 (三)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