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蓝山二中高中语文《记念刘和珍君》教案新人教版必修1.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一语文教案《记念刘和珍君》
【教学目标】
一、了解刘和珍生平及死难经过,学习爱国青年的斗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和爱国情怀。
二、抓住作者思想感情发展的脉络,理清思路;训练学生掌握理清文章思路的方法。
三、在理清思路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文章的思想感情(贯穿全文的线索)和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重点】作者贯穿全文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关键文句及含义深刻的句子。
【教学方法】讲解与学生探究结合
【教学课时】3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总结前两个单元的学习方法学习重点,谈谈现代散文的学习方法,侧重于指导学生如何发现问题。
二、给学生充分时间自读课文,检查预习。
1.注音: 噩耗 è 羽翼 yì 屠戮 lù 浸渍 zì 菲薄
2.释词:
喋血 屠戮 长歌当哭 赁屋 寥落 桀骜不驯 深味 欣然
洋溢 诧异 殒身不恤 广有羽翼
【附答案:血流出来的样子;杀;拉长;当作;租借;稀疏;顺从;体会;
高兴; 顾虑;充满而流出;惊讶;鸟的翅膀,这里指帮凶。】
写什么、为什么、怎样写
三、问题一:写什么?
“记”现在写作“纪”,并非鲁迅写错别字,而是当时白话文刚兴起,有些用词并不是很规范。
“记念”,表明这是一篇记叙性文章。“君”,对人的一种尊称,作者用“君”来称呼刘和珍等遇难青年是对她们的礼赞。
用?
明确:揭示这次事件的教训和意义。
教师总结:全文思路的起点是本文的写作缘起,及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然后记述刘和珍的生平事迹和遇难经过;在叙事的基础上再深入一步,议论“三·一八”惨案的教训和对于将来的意义。三者交错,始终统一于“记念”这个中心。这就是本文的总体思路。
刘和珍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
用心 爱心 专心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