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下——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docx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小学数学北师大版一下——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一下(北师大版)教科书49~50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内容分析: “小兔请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教科书利用这一具体情境引入加减法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如果以“十”为计数单位,那么计算方法与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相同。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单独作为一课编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这是第四次学习加减法,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每天进行口算练习,20以内的加减计算,学生还是比较熟练的。 学习重点 能正确地进行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学习难点 在实际情景中,通过动手操作,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学具准备 计数器、小棒6捆(每捆10根) 课时安排: 1课时 学习过程: 一、课前口算练习 20以内加减计算,学生口答。以算式卡片形式呈现 (设计意图:巩固口算) 二、新授课 1、情境导入(看图读信息) 星期天,小兔邀请了他的好朋友到家里做客,并准备了一些果子。 (出示主题图)从这幅图中,你能找到哪些数学信息呢? (预设:学生可能会说:小兔请了三个好朋友;一个有5盘果子;每盘有10个;小兔面前有2盘,好朋友面前有3盘。有选择的板书:20 和30) 2、提出问题 你能根据这些信息提出数学问题吗? (预设:学生可能会提出:一个有几只小动物;一个有几盘果子;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3、解决问题 · 一共有多少个果子? (1)说说解答这个问题怎样列算式?你会想到哪些计算方法? (预设:学生解决这一问题可能会有以下算法:十个十个地往后数,30,40,50;2个十加3个十得5个十,是50;2+3=5,20+30=50。) (2)汇报交流 用小棒代替果子摆一摆,先摆3捆小棒表示30,再摆2拥小棒表示20。一共摆了多少捆小棒?一共摆了多少根小棒? 让学生清楚地认识到是用“3+2”算出结果的。接着,让学生借助摆的小棒说出算的过程:“30+20”是3个十加2个十,结果是5个十,就是50。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说说5盘果子实际上就是50个 用计数器拨一拨:在什么数位上拨几颗珠子,表示多少?然后再怎么拨? (设计意图:使学生头脑中形成几个十与几个十相加的表象,加深对整十数加法计算方法的理解,更好地掌握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使学生在操作中体验将整十数的加法转化为10以内数的加法的过程,从而理解整十数加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 还剩下多少个果子? 原来小兔为大家准备了50个果子。(出示第二幅主题图)你猜一猜,接下来发生了什么故事呢? (预设:小刺猬拿走了10个果子) 根据这些信息,你又会提出什么问题呢? 先然学生独立列式计算,再用学具操作进行验证。 学生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用小棒和计数验证自己的计算过程。 说明计算的道理,然后,让学生说说整十数的加法与减法运算有什么 相同之处。 ·认一认。 今天,我们学习了整十数的加减计算方法。课本还告诉了我们一些新的数学知识。 引导学生看书,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通过看书,你学到了什么?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 结合算式,学生齐读。 4、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小兔请客(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学习内容:小学数学一下(北师大版)教科书49~50页 学习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3.认识加减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习内容分析: “小兔请客”是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教科书利用这一具体情境引入加减法的问题,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数量关系以及算法的理解,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如果以“十”为计数单位,那么计算方法与10以内数的加减计算方法相同。把整十数加减整十数单独作为一课编排,有助于学生加深对相同单位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认识,为后面学习任意两个数相加减打下基础。 学生分析: 这是第四次学习加减法,学生对于加减法的意义有了一定的认识;由于每天进行口算练习,20以内的加减计算,学生还是比较熟练的。 学习重点 能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