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
四川省攀枝花市 邓忠斌 邓宇珂
摘要 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的不断加深,据统计,截至2013年年底,我国网民规模突破6亿其视点在于组织结构方面,该变式关注该采取什么样的措组织和管理班级更富有效率以伦理主义为导向,以秩序为准则的“人伦管理理论”它强调秩序和人伦管理的主要性邢台广播电视大学的王平安、路振芳《关于班级的信息化建设的思考》
众所周知,班级管理的日常工作非常细致琐碎,其中包括:学生信息管理、学生自我评价、学生老师沟通、家长学校沟通等等。建设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首先需要满足教师日常管理的需求,其次要能增加一些辅助教师班级管理的功能,例如:家校信息互动、学习资料共享、学生动态及时反馈等等。关于建设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模式,我们的目的是能够提高教师的班级管理效率,让师生之间、家校之间的交流更加便捷。并且,在创建信息化的班级管理的同时还要与现代化的新的教育管理理念相结合,从各方面去完善班级管理的体制和信息化管理的平台,做到有的放矢,使得教师的班级管理工作能够进行的更加顺利,让学生在新的班级管理模式下更好地学习和生活。此外,网络化的班级管理模式不仅强调了师生之间的互动,家校之间的联系,而且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性,从而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这样的结果除了体现了班级管理者与被管理者的平等性,从而激发了学生作为班级的主体去关注并主动参与到班级管理工作的积极性以外,更加体现了现代教育“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思想。
3.1 管理系统——班级管理的信息库
在校园网的普及和使用的过程中,作为软件建设的基础工程,一般来说,学校都会建设以数据库管理为基础的班级教学管理系统,这个系统中包括班级管理、学籍管理、教学资料共享和网络交流等基础功能。作为其中最最基础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它不仅仅是教学管理系统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于此同时班级信息管理系统还与学校网站和班级QQ群保持连接。由此可以看出,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在我们的日常教学管理系统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核心作用,对于信息化背景下的班级管理理念来说是无可取代也无法或缺的。
3.1.1 班级管理系统的特点
班级管理系统的特点主要呈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分类详尽、内容完善、方面检索。班级管理系统的这些特点使班级管理工作流程更加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 化。完善的班级信息管理系统对于班级管理者--教师来说是一种极为便利的工具。它不仅可以帮助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思想动态,而且它甚至还可以帮助教师分析学生最近学习情况,深入找出学生出现思想变化的原因,从而制定方案进而解决问题,这些都是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为班级管理者提供的重要的一种功能,即信息咨询功能。
班级信息管理系统一般能为班级管理者提供以下信息和便利:学生学籍管理、成绩管理、教师评语考核、学生考勤记录,学生奖惩记录、学生个别教育记录,班主任工作日志、班会计划、班费收支情况登记、班级课程表、学生座位表、教师教学计划及实时跟踪,除以上的功能外还包括了假期开学通知书、学生通讯录、学生家长通讯录等等众多有利于家校之间联系和沟通的功能。班级管理系统的众多功能在全面完整地记录和更新班级的各种信息的同时,把有关班级教学、管理、学生的各种信息以全面而统一的形式,简洁明了地呈现在学生、家长、老师、学校面前,使教师对班级的各类情况一目了然,达到班级管理事半功倍的效果。
3.1.2 班级管理系统的应用
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对教育的认识越来越深入,中国式的教育已经在慢慢逐渐走出以分数来判定学生的单一标准的时代。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深水区,经济体制改革促进了我国混合所有制市场经济的日趋成熟,私有制经济的发展更加促进社会的激烈竞争,对于学生而言直接面临的问题就是就业形势的日趋严峻。尤其是在遭遇了华尔街金融风暴之后,大学生的就业更加艰难,究其原因,为非就是社会和用人单位重新制定了一套新的人才标准。
马克思曾指出:未来社会是“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所谓“全面发展”就是人的素质得到充分的提高,所谓“自由发展”就是和谐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
结合教育管理系统应用而言,新的管理方式的应用促进了教师改变对于学生传统的单一的评价模式,除了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以外,还观察了学生的学习生活表现,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改变以考试成绩为唯一依据的终结性评价方式,换之以学习过程为依据的形成性评价方式,以发展的眼光科学而全面地评价学生。这样就要求教师全面地掌握学生的个性特点,体现在教育管理系统上就是教师需要经常去更新完善学生的个性档案,尽可能详细的记录学生的相关信息,建立起“学习情况”、“个性和特长”、“行为表现”、“品德发展”等等的数字化信息系统,并长期对各项相关数据进行跟踪记录。这一点对于班级里的后进生的转化工作将起到重要的信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