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案-005一.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教案
学院、系: 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任课教师: 任爱玲 赵文霞
授课专业: 环 境 工 程
课程学分: 4学分
课程总学时: 60学时
课程周学时: 4学时
2004年8月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教学进程
周
次 课
次 章 节 计划
学时 教学手段 教学环境 4
5
6~7
8~9
9
10
11
11~12
13~14
14~15
16
17
17~18
2
2
5
2
1
2
2
3
3
3
2
1
3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燃烧与大气污染
第三章 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
第四章 除尘技术基础
第五章 机械式除尘器
第六章 湿式除尘器
第七章 袋式除尘器
第八章 电除尘器
第九章 吸收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第十章 吸附法净化气态污染物
第十一章 气态污染物的催化净化
第十二章 气态污染物的其它净化方法
第十三章 净化装置的选择、设计和运行管理 4
4
10
4
2
4
2
6
6
6
4
2
讲授,图片演示
讲授,动画、图片演示
讲授、图片演示;讨论
讲授、图片展示
讲授、图片展示、动画演示
讲授、图片展示
讲授、图片演示
讲授、图片演示
讲授、图片演示
讲授、图片演示
讲授、图片演示
讲授、图片演示
一教305
第 1 次课 2 学时
上次课复习:
课程简介:
?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课程内容、学时分配及教学基本要求
?课程对实践环节及课外作业的要求
?主要参考书及建议的资料
本次课题(或教材章节题目):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 大气及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发生和发展 教学要求:掌握大气组成及大气圈垂直结构分布;掌握大气污染的几种定义;了解大气污染物类型及其来源;理解并掌握全球性大气污染问题 重 点:大气圈垂直结构(重点对流层和平流层);大气污染的定义;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全球大气污染问题; 难 点:大气圈垂直结构;大气污染物及其来源 教学手段及教具:多媒体课件讲授 讲授内容及时间分配:
第一节 大气及大气污染
第二节 大气污染的发生和发展
讲授2学时
课后作业
习题1.2,1.3
参考资料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林肇信主编,高教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郝吉明,马广大编著,高教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郭 静,阮宜纶主编,化工出版社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蒲恩奇主编,高教出版社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罗辉主编,高教出版社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影印版) Noel de Nevers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
课程简介:
?1。使用教材
郝吉明,马广大等编著.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赵文霞,任爱玲.环境工程实验指导书. 河北科技大学,1999。
2.主要参考书
蒲恩奇,任爱玲等编.大气污染治理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林肇信主编.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2。
Noel de Nevers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影印版)(第2版). 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郭静,阮宜纶主编.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 北京:化工出版社,2001。
罗辉主编. 环保设备设计与应用.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课程在培养计划中的作用:
《大气污染控制工程》是高等院校环境工程专业的主干学科,本科生专业必修课之一。本课程系统地讨论大气污染控制工程的基本知识,大气污染气象学基础知识,大气污染防治技术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基本原理、主要设备和典型工艺等。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大气污染控制工程问题的基本能力,结合课程实验和毕业设计等教学环节,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设计,技术管理等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课程内容的先进性、实用性和特色:
本课程内容深度和广度适中,适时增加本学科最新成果和发展趋势,并结合实际问题有重点的引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体现学科的前瞻性和实用性。力争使学习者形成惯性思维、产生创造性构思,其特点是面向二十一世纪社会对环保技术人才的需要,满足国家教委环境工程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大气污染控制工程》课程的要求。
基本要求:
?1.??? 了解大气污染物及其主要污染源,大气环境标准及综合防治措施。
?2.??? 了解大气污染与燃烧的关系。
?3.??? 了解大气污染与气象的关系,初步学会大气污染物浓度分布和烟囱设计的估算方法。
?4.??? 基本掌握除尘技术的基本理论,学会正确选用除尘设备、设计除尘系统。
?5.??? 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