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比研究.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复旦大学2013 届望道学者结题报告与心得集
中国民营企业与国有企业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对
比研究
经济学院 沙梦丽
指导老师 袁堂军
摘要:本文利用中国上市公司2005-2010 年的财务数据,通过计算TFP 水平发现2005
-2010 年间,国有资本占股比例较高的行业与民营程度较高的行业呈现出相反的走势,而
且国有资本占股比例高的行业TFP 水平往往更低。接下来笔者将全要素生产率水平与资本收
益率水平的偏离通过对于制造业样本的回归分析进行研究,发现在资本收益率低的行业的国
有企业组中,确实存在着显著的资源误置。克服资源误置是提升企业乃至行业生产效率的关
键。
关键词:全要素生产率 资本服务价格 资源误置 国有资本
Abstract: Based on the financial data of Chinese listed enterprises from 2005 to 2010, we
found that the industries where more state-owned capital occupies higher proportion of the shares
have a relatively lower TFP level compared to those more private-owned industries. Then we did
an regression analysis based on the observations in all manufacturing industries and found that in
the state-owned enterprises with low ROA the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actually exists.
Overcoming the mis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s key to achieving higher productivity.
Keywords: Total Factor Productivity, Capital Service Price, Resource Misallocation,
State-owned Capital.
前言
近十年来,国有企业开始逐渐地离开竞争性领域,垄断程度日益提升。国有
企业与民营企业在资源的获取成本,融资成本等各个方面都存在着差异。由于民
营企业面临着更高的融资成本,势必将其利用度达到最高水平,因而,国有企业
与民营企业之间存在着成本与效益的非对称性,造成要素市场的扭曲和资源误
置。
本文通过2005-2010 年所有A 股上市公司的数据分析,计算了各企业各时
点的国有资本占股比例、资本服务价格和全要素生产率水平及行业层面的平均水
平,结合行业的所有制性质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所有制性质企业的全要素生
产率水平,并对所有制造业样本回归分析以验证国有资本的进入可能导致市场中
资源误置的结果。
208
复旦大学2013 届望道学者结题报告与心得集
1 文献综述
对于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的资源效率差异,国内学者大多数持有相同的见
解。
袁堂军(2009)计算和分析了1999-2004 年间不同行业的全要素生产率水
平以及新上市公司的进入对于行业TFP 的影响,发现垄断性高的行业本身的企业
效率就不高,受到保护的国有企业进入产业的结果是带来了行业整体效率的降
低。
袁志刚、邵挺(2010)指出国有企业在“抓大放小”的战略目标转型后,花
大力气培养垄断力量,它们脱困而且垄断利润大增,就是因为它们占有着上游行
业的垄断地位,享有低廉的要素成本。结果是,下游企业的竞争性利润被持续地
挤压期间,逐渐形成的社会利益集团使得中国要素市场的改革深入受到阻碍。
邵挺、 李井奎(2010)的实证结果表明,企业的所有制差异和资本回报率
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其它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的资本收益率要远远高于国有企
业.数值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