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7年整理】论中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国际化的途径.doc

发布:2017-01-23约2.12万字共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论中国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国际化的途径 组成中国经济支柱的无疑是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在现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走出去去占有海外的市场无疑是发展经济的重要手段,这也是国家提倡的走出去战略最好的应用。 民营企业国际化的实例: 2010年3月28日,吉利控股集团宣布与福特汽车签署最终股权收购协议,以18亿美元的代价获得沃尔沃轿车公司100%的股权以及包括知识产权在内的相关资产。此项交易预计于2010年三季度完成,当然此交易还要符合通常交易完成条件,包括获得相关监管部门的批复。吉利花费18亿美元的代价收购沃尔沃,不到当年福特收购价的三分之一。这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导致世界汽车行业重新洗牌下的意外收获。从沃尔沃的品牌、已有的供应商和经销商网络和它的技术来看,我认为还是物有所值的。“世界上最安全的汽车”的沃尔沃,其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堪称世界一流。吉利收购沃尔沃抓住了历史性的机遇,是中国汽车企业海外并购的成功典范。 我认为吉利之所以重金收购沃尔沃,看上的是沃尔沃的品牌价值和核心技术。在收购 沃尔沃之前,吉利就已经开始了从低端品牌向中高端发展的战略转型。刚入市时,吉利以低价获得市场;为了尽快追赶世界先进水平,沃尔沃成为吉利的首要购买对象。吉利收购沃尔沃,得到的是Volvo品牌。沃尔沃这个品牌的核心价值是安全和环保,沃尔沃近年来致力于实施双零即“零伤亡,零污染”战略正是其品牌价值的体现。沃尔沃的低碳技术顺应了时代发展需要与潮流。 吉利是民营企业,本身受到资金和人才的限制,比国有企业更加难做大做强,打入国际市场也是难如登天,吉利也是抓住金融危机的机遇才成功并购沃尔沃,但是只有进入了欧美发达国家市场,才能够越做越强。吉利需要打入国际市场的通行证,而收购品牌无疑是捷径。运用沃尔沃以前的优质高端的形象和知名度,为吉利的国际化战略打下坚固的基础和积累国际化事务经验,所以代表品牌市场的沃尔沃就毫无疑问地成了吉利走出中国的桥梁。 富士康公司是台湾民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是全球3C代工领域规模最大、成长最快、评价最高的国际集团,集团旗下公司不仅于亚洲及欧洲的证交所挂牌交易,在中国大陆地区也有其很多分公司,富士康主要是对一些著名品牌实行贴牌生产,受到比如苹果公司的iphone手机的组装订单,按照苹果公司的要求用自己的设备对手机进行加工,而后贴上委托方商标交货。整个活动中,富士康只获得加工费用,自己无权经销苹果手机商品,通过这个经济活动所得到的收益微薄,但也不妨事企业国际化的一种方式。也有从低端加工做起步步为营,做到国际化的经营的成功范例,下文会提及。 民营企业要走向国际化,首先得意识到几个误区,第一,很多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也是“走出去”国家战略所依托的主体企业,对政府战略与政策支持期望值过高。客观地来说给予民营企业国际化的支持或激励微乎其微。第二,很多企业家认为民营企业已经积聚了足够的财富,可以并购国际上的一些弱势企业,事实是我国很多民营企业并购海外企业的案例大多是失败的。 我认为通常民营企业国际化最主要的有两种:一种是绿地投资,一种是跨国并购,第三种形式就是外包形式,这是企业国际化的一种新的趋向。绿地投资就是在他国建厂,但是这种方式耗费的时间比较长,从选择厂址、修建厂房、购买和安装生产设备、招聘并培训管理人员和其他员工,一直到安排企业的原材料供应和产品的销售,要耗费相当的时间和精力。由于国际市场瞬息万变,通常民营企业不采用绿地投资。中国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也是越来越多,收购金额参差不齐,并购有如下优势:(1)成熟完善的销售网络(2)既有的专利权、专有技术、商标权、商誉等无形资产(3)稳定的原材料供应保障体系(4)成型的管理制度和既有的人力资源(5)成熟的客户关系网。这些资源的存在可以使并购方绕开初入他国市场的困难,迅速投入生产,完善和开拓销售渠道,扩大市场份额,减少竞争压力。这也是现在很多中国民营企业选择的方式。 在这种形式下,企业可将重要业务通过国际合同发包给别国企业,由此形成一个全球性的生产网络,借助这个网络提供高质量低成本的产品。芭比娃娃就是外包的典型例子,美国马太尔公司经营玩具生产,原材料购自日本和台湾,模子及装饰用油漆购自美国,服装与组装在中国完成。最后由香港中间商交付 马太尔公司推向市场。不仅像芭比娃娃这样的玩具,而且像汽车、船舶及飞机这样的现代运输设备、发电成套设备,以及计算机制造等产业,都在采取外包方式。 中国企业多数是承揽跨国公司外包业务来参与国际化经营。最重要的形式是例如富士康一样的贴牌制造,典型的贴牌制造方式为:拥有原创设备的受委托方按照委托方的要求,用自己的设备为其加工生产产品,而后贴上委托方商标交货。整个活动中,加工方只获得加工费用,自己无权经销该商品。目前贴牌制造产品涵盖了我国几乎所有的重要消费品市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