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号煤层2102顺槽工作面探放水设计.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一、概况
1、工作面所处区域地质及水文地质情况
据40432号钻孔资料,2102顺槽上距10号煤层6—13m、平均
10m,下距12号煤层7.5—10.5m、平均9m。11号煤层结构简单,顶
板为深灰色粉砂岩、细砂岩,水平层理,底板为深灰色粉砂岩。
2102顺槽全长570m,自南向北掘进,巷道规格为:宽4.2m×高
2.8m,此区域防治水工作较为简单,根据晋煤销地防函[2015]177号矿井水文地质类型划分报告的批复我矿水文地质类型划分为中等。
2、工作面的位置及四邻关系,开掘时间安排
2102顺槽位于井田的东北部,从11#层301盘区北回风巷西端头开口向北掘进,东部为8102备采区域,南部为北运输、回风大巷,西部为采空区,北部均未采掘。巷道位于11#煤层中,预计在掘进中揭露断层,对掘进产生影响较小。
2012顺槽预计于二0一六年四月十五日至八月二十日竣工。
二、水患分析
大同煤田位于大同平原以西,介于口泉山脉、西石山脉、牛心山脉之间,呈一北东-南西向不对称的向斜构造,东南翼陡西北翼缓,向北东倾伏,西北翼地层倾角5-15°,东南翼倾角20-60°,局部陡立倒转。东部、东南部构造复杂,断层多。区域内出露地层为寒武—奥陶系、石炭系、二叠系、侏罗系、白垩系及第四系地层。大同煤田属神头泉水文地质单元一部分,地下水的补给以降水入渗为主,由于侏罗系、石炭—二叠系的煤层开采,煤系地层地下水之间存在互补关系,
矿坑排水是碎屑沿裂隙水的主要排泄方式,岩溶水除少部分向十里河、口泉何、鹅毛口河等峪口排泄外,大部分向神头泉排泄。
1、地表水系
本区河流均属海河流域、永定河水系,煤田北部由南而北有三条河流:鹅毛口河、口泉沟河、十里河。鹅毛口河、口泉沟河流入桑干河,十里河流入御河后汇入桑干河。
十里河为本区最大之河谷,东西横穿煤田北部,为长年流水之河流,全长74km,流经本区50 km,流域面积达1210km2,主流湾曲系数1.33,河床上游宽50m,中游200m,下游600m,河床纵坡山区2-10%,平原0.1-0.2%,河床上游多为“V”型与“U”型谷。据水文站(观音堂)实测资料推算,百年一遇洪峰流量1410m3/s,五十年一遇洪峰流量1160m3/s。
口泉沟位于十里河之南,发源于左云县小窑头,流经本区约30km,河谷较十里河狭窄,于口泉山脉之北侧大致沿地层走向流出口泉镇。受河流切割作用,沟谷多呈“V”字型或树枝状,平时仅有细流,主要支流有刁窝嘴后沟、银塘沟、张家坟沟、史家沟、老窑沟、黑流水等,河流长36km,流域面积147km2,河床纵坡5-7‰,多年平均径流量0.099亿m3,中等干旱年径流量0.043亿m3,是地表水补给地下水之渗漏性河谷,据1964年白洞水源勘查设站观测:日常迳流量0-122 L/s,山洪暴发洪水流量60m3/s,流速4m/s(64年5月31日),同年同家梁观测洪峰流量246m3/s。
鹅毛口河位于煤田南部,东出鹅毛口村流入桑干河,全长12 km,河宽80-130m,流域面积110km2,河床纵坡1.8%。其最大流量为1954年窑子头观测点观测约140.30m3/s,日常流量0.3 m3/s,最小流量0.043 m3/s,其最大支流为柴沟、大西沟、虎龙沟、马口峪、小南沟五条季节性河流。以上支流均位于该河北部,断面多呈“V”字型。
井田内无固定水体,沟谷属十里河水系,最大沟谷为蔡家沟,平日干涸无水,雨季暴雨时有急流迅速通过,历年最高洪水位标高1220m,低于主井口1240m和工业广场最低标高1223m.一般情况,地表存留水体时间短,不利于地下含水层的补给。
2、断层水
我矿井田位于四台沟井田(河北)补孔勘探区西南部,大同向斜的西北翼,地层倾角2—4°总体为走向NW,倾向NE的单斜构造,井田构造属简单类型,井田内断层较发育,但均属于落差在5m以下小断层,导水性差,对煤层开采影响不大。在以往11号煤层开采未发现有陷落柱。
3、2102顺槽位于井田东北部,其西部为同层采空区,北部为本矿矿界,东部为8102备采区。
上部10#层为采空区,西部有11#层采空区。
综上所知:2102顺槽工作面充水的主要因素是同煤层采空区水,在掘进过程中预计遇到小断层,但对掘进影响不大,遵照《煤矿防治水规定》、“有掘必探”的防治水原则,2102顺槽掘进前必须进行探放水。
三、“物探先行、化探跟进、钻探验证”的施工方法
1、矿井瞬变电磁工作布置与技术措施:
(1)、沿11#煤层2102顺槽6m处迎头,布置测线4条(斜向上45°、斜向上30°、顺层方向、斜向下30°方向)每条测线11个物理点,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