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和问题分析.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和问题分析
摘 要: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直接影响他们今后的工作态度和工作绩效,进而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为此,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准确了解和把握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现状,有针对性地加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笔者采用问卷调查法、讨论法等,对江西警察学院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本文在问卷调查的基础上,在自我认知、学习态度、处事原则、家庭责任等诸多方面上进行分析研究并得出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认知的程度,同时从理论知识、学校管理、自我修养和奉献精神等几个方面来加深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关键词:公安院校 大学生 社会 责任
中图分类号:G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3)05(a)-0221-02
通过对江西警察学院2008、2009、2010、2011、2012各年级的调查问卷进行研究分析,我们充分认识到,加强对公安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十分重要。在本文中,课题小组成员对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进行前期研究。
1 公安院校学生的成员构成
公安院校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父母受教育程度等,对大学生的心理形成和发展起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公安院校学生的人员构成有以下两个特点:(1)独生子女多。当前公安院校学生中独生子女约占总数的41%。大部分父母表现出对孩子的溺爱,孩子在家中往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当他们进入学校后,通常表现出独立程度不高、过于依赖、以自我为中心等特点,从而导致不习惯公安院校的警务化管理生活。(2)农村子女多。农村子女约占公安院校学生总数的57%。他们具有独立意识强、争强好胜的特点,比城市大学生接受挫折的能力更强。在与其他同学的相处交流中容易引发他们的自卑、害羞心理,进而易导致他们干出一些出格的事情。
这两类生活在不同环境下的大学生是当前公安院校主导性的群体。大部分的父母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完善和竞争剧烈中,不经意的把自己受到的压力加在孩子的身上。所以很多大学生背着父母压给他的“包袱”走进大学。同时也把压力之下隐藏起来的腻烦、厌学、反抗心理等责任感缺失性问题带进了大学。
2 公安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个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个人的社会责任感影响着整个社会的长治久安。公安院校学生身处校园,但却和社会有千丝万缕的联系,他们也对社会负有难以推脱的责任。公安院校学生是特殊的大学生群体,其对社会的责任表面上和普通大学生没有区别,但公安院校学生有着预备警官的称号,这使他们必须比普通大学生更具有责任感。学者段志光对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这样定义的:从逻辑结构上看,公安院校学生和普通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在表层上都属于公民的社会责任感,中层都属于青年的社会责任感,里层都属于大学生社会责任感,而再里层是公安院校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公安院校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的特点是其具有大学生和预备警官的双重身份,他们具有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一切特性:道德责任感、政治责任感、家庭责任感、职业责任感、学习责任感等。这要求公安院校学生在维护社会和谐稳定上要有更多的社会责任,当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受到侵害时,公安院校学生应当挺身而出。
3 对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的调查分析
为了真实了解、把握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状况,有针对性地加深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笔者对江西警察学院的学生进行了部分调查。采用了问卷法、访谈法、讨论法等针对调查目的的研究方法,对考察的内容认真思考后,设计出一份问卷调查(内容详见表1)。
首先,笔者在江西警察学院内进行了试验调查,发放问卷近150份,收回后认真分析总结。问卷的发放形式有三种:一是利用教师在教学《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上以课堂作业的形式发放到2010级、2012级中队,这一渠道的好处是回收快且回收率高;二是课题组成员在图书馆自习室中进行随机发放,这一渠道涵盖了江西警察学院2009、2010、2011各级学生,得出的数据比较真实但费时费力;三是通过人脉(老乡、社团活动)发放,此方法在数据回收上较慢。本次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1800余份,收回有效问卷1302份。下面是此次调查的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主体是江西警察学院本科和专科各中队的学生,总数是1302名,其中男生1012名,女生290名。经过调查分析后得出了以下结论。
(1)公安院校学生社会责任感大体积极向上。在回答:“你在警校学习期间的首要任务是”时,大部分人选择了“提高能力”、“掌握知识”和“学会做人”。在回答:“在上课之外的业余时间你会做什么”时,选择“参加学校社团活动”、“看书”、“锻炼身体”的分别占42%、38%、25%,而选择“上网玩游戏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