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验一结构力学求解器的应用.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结构力学上机实验指导书
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
实验一 结构力学求解器的应用 1
实验二 几何组成分析实验 5
实验三 静定结构 7
实验四 超静定结构内力 9
实验 静定结构影响线计算 10
实验一 结构力学求解器的应用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结构力学求解器的用途。
2、能使用求解器进行结构的输入。
二、 实验设备
1、机房计算机
2、结构力学求解器
三、实验步骤
1、将求解器安装至所使用的计算机;
2、打开结构力学求解器,出现如下界面:
3、讲解求解器的基本命令的输入及使用,使同学掌握如何输入结构体系,包括在编辑器里面如何定义结点、单元、结点支承、荷载等;
(1)结点输入:点击命令“结点”,出现“结点”对话框,在对话框里面输入相应的结点码和结点坐标,点击“预览”可以看是否输入正确,点击“应用”结点输入完毕,然后关闭对话框。(注:可以连续输入多个结点)
(2)单元输入:点击命令“单元”,出现“单元”对话框,在对话框里面输入相应的连接方式,点击“预览”可以看是否输入正确,点击“应用”单元输入完毕,然后关闭对话框。(注:可以连续输入多个单元)
(3)定义位移约束:点击命令“位移约束”,出现“位移约束”对话框,在对话框里面按照实际结构的情况,对相应结点定义支座类型、性质、支座方向等,点击“预览”可以看是否输入正确,点击“应用”位移约束输入完毕,然后关闭对话框。(注:可以连续定义多个位移约束)
(4)定义荷载条件:点击命令“荷载条件”,出现“荷载条件”对话框,在对话框里面按照实际结构的情况,可以采用结点荷载或者单元荷载定义方式,点击“预览”可以看是否输入正确,点击“应用”荷载条件输入完毕,然后关闭对话框。(注:可以连续定义多个荷载条件)
(5)定义材料性质:点击命令“材料性质”,出现“材料性质”对话框,在对话框里面按照实际结构的情况,输入单元材料性质,点击“应用”材料性质输入完毕,然后关闭对话框。
(6)保存输入的结构模型。
3、了解结构力学求解器的其他一些命令及功能。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输入教材上P50习题3-11、3-15及P84习题5-4的结构型式及荷载,并储存。
实验二 几何组成分析实验
一、实验目的
1、能使用求解器判定体系的几何性质;
2、通过求解器的提示等功能加深对教材中几何组成判定方法的理解。
二、 实验设备
1、机房计算机
2、结构力学求解器
三、实验步骤
1、首先按试验一的步骤将体系模型输入到电脑中。
2、将要求解的结构输入到结构力学求解器中,点击编辑器上“求解”——“几何组成”,即可判断结构的几何组成。
即可出现以下“几何构造分析”对话框:
点击编辑器上“求解”——“几何构造”,出现“几何组成分析”对话框,然后点击“计算”,则有详细的解题过程。
3、将上述习题输入求解器,分别使用求解命令中的几何组成和几何构造对体系进行再次分析。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对教材上P23-25习题2-2、2-3、2-4、2-7、2-10进行几何组成分析,并写出分析理由和结论,然后再用结构力学求解器进行分析,进行比较。
实验三 静定结构
一、实验目的
1、能使用求解器求解静定结构内力及变形,并绘制内力图及变形图;
2、会用求解器的求解结果对自己的手算书进行校核。
二、 实验设备
1、机房计算机
2、结构力学求解器
三、实验步骤
1、把布置的课后习题用手算法写出计算步骤并绘出内力图;
2、按照实验一的步骤将结构模型输入求解器中。
3、点击编辑器上“求解”——“内力计算”,出现“内力计算”对话框,在“内力显示”
栏中点选“结构”,选择不同的“内力类型”即可在观览器中出现相应的内力图。
点击编辑器上“求解”——“位移计算”,出现“位移计算”对话框,在“位移显示”
栏中点选“结构”即可在观览器中出现相应的位移图。
用求解器求出内力、变形及内力图,并对手算书进行校核;
3、重复步骤2、3,直至完成所有习题。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按照以上步骤完成教材上P3例题3-、习题习题3-15、P84习题5-4、P习题-,并与手算结果比较。
实验四 超静定结构内力
一、实验目的
1、能使用求解器求解超静定结构内力及变形,并绘制内力图及变形图,比较与静定结构计算的不同之处;
2、会用求解器的求解结果对自己的手算书进行校核。
二、 实验设备
1、机房计算机
2、结构力学求解器
三、实验步骤
1、把布置的课后习题用手算法写出计算步骤并绘出内力图;
2、按照实验三的步骤将体系输入求解器,用求解器求出内力、变形及内力图,并对手算书进行校核,但要注意模型输入时,一定要定义材料特性(可以自己假定)!否则将无法求解,但静定结构可以不输入材料特性,想想为什么?
3、重复步骤2,直至完成所有习题。
四、实验内容及要求
按照以上步骤完成教材上例题-5、习题习题-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