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浅析信用社财务会计系统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docx

发布:2018-01-21约7.71千字共16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浅析信用社财务会计系统风险分析及防范对策  近年来,随着国家金融政策改革的不断深化和蓬勃发展,我们信用系统财务会计风险问题,已成为当前需要冷静思索和认真对待的首要问题。信用系统财务会计风险防范由单类风险走向综合防范,建立集政策、法规、技术、管理为一体的信用系统综合风险防范体系,已刻不容缓。一、信用系统财务会计风险分析(一)财务风险财务风险分为以下几种:  1、资产质量问题所带来的财务效益风险。由于信用系统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作,经营观念、效益观念、风险意识淡薄,加之受行政干预、本位主义、“大锅饭”等困扰,信用系统的信贷质量不高,企业吃“大锅饭”,欠债不还现象比较普遍;很多企业经营不善,破产和倒闭现象屡见不鲜,给信用社带来了大量的不良资产;部分企业借兼并、破产、重组等改制之机,采取各种方式逃避、悬空信用债务,致使国有资产大量流失。例如:XX年,本人所在的常德石门县原水泥一厂因经营不力,宣告破产,其在三家信用社的3500多万贷款,只能追回270多万元,信用财务形成巨大呆账。大量不良资产的存在使信用社经营步履艰难,虽然信用社资产负债表上贷款数额巨大,但贷款收不回,不良贷款上升,贷款收益率、利息实收率很低,信用社资产得不到流动,盘活资产存量困难重重。信用社效益滑坡,致使财务效益风险加大。  2、财产补偿风险。由于不良资产是信用社在长期业务运作过程中形成的,而信用社的呆账准备金和坏账准备金制度从1993年才开始建立的,且一些信用社为了追求眼前利益,违反财务制度规定不提或少提“两金”,人为地制造虚假效益,致使信用社发展后劲不足,为核销不良资产带来了重重困难,进一步加大了信用社财务风险。  3、资产、负债结构不合理所带来的财务风险。确定合理的资产负债比例及各自的结构,按“安全性、效益性、流动性”要求摆布资金,追求利润最大化,是信用社经营的唯一目标。但现实情况看,一些信用系统超比例发放贷款,风险巨大。例如;石门县壶瓶山镇信用社共吸收储户存款余额5300多万元,XX年至XX年,该信用社共放贷款4600多万元,而每年的贷款利息收入还不足100万元,显然,该信用社的资金结构不合理存在着巨大的风险。  4、高成本负债所带来的财务风险。存款是信用系统的命脉,没有存款就没有信用系统的生存与发展。但一些地区的信用系统采取变相提高利率等手段高息揽存,不计成本吸收存款,使存款成本数倍于资产之上,不惜亏损经营,为信用社的经营与发展带来了巨大风险。  5、信贷业务的财务决策风险。作为信用系统,要想取得好的经营效益,必须选准资金投向,寻找好的投资项目,最大限度地减少资金风险。  6、经营品种单一所带来的财务风险。我国金融业经营品种比较单一,各自从事自身一块业务。从信用社看,一般以存、贷款业务为主,利息收入占信用社收入的95%以上,收入渠道单一。(二)会计核算风险  会计人员每天要处理成百上千笔各种业务,从接柜、审核、记帐、复核、签发汇票、制单、日终轧账,到与客户对账,与相关金融机构及所属机构对账等等,核算风险无处不在。串户、透支、过失付款、电子清算系统汇划款项差错、日终扎账假平、综合网络后台将手工核算机构凭证录入错误,事后稽核不能发现重大差错、会计数据备份丢失数据、利差等,都说明会计核算风险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三)会计结算风险  金融结算风险大量存在于信用社现实生活中,比如违法犯罪分子以信用社作为作案对象,采取伪造、变造凭证、伪造、变造会计印章、编造虚假合同等方式向信用社申办各种信用社结算,以达到骗取信用社资金的目的。信用社会计人员既要做好日常繁重的会计工作,准确及时地处理各项会计结算业务,又必须花费大量的精力做好各项协助防范工作,确保金融活动正常有序地进行。犯罪分子利用信用卡业务窃取信用社资金的行为手法多种多样,如恶意透支、利用高科技手段频频作案等。随着金融电子化进程的进一步加快研究如何既利用高科技手段造福于社会,又能有效地防止和减轻高科技金融服务所带来的负面效应,这为信用社防范金融风险又提供了一个全新课题。(四)出纳风险  出纳业务是信用社的重要业务,信用社是出纳机关,每天由信用社吞吐成百上千万现金,出纳人员深受假币、变造币、假卷等困扰。ATM柜员机已大量推广使用,由于受设备本身质量影响,特别是遭受犯罪分子频频袭击,柜员机也给信用社带来了现金风险。(五)财会风险  信用业是特殊金融行业,时时刻刻与资金打交道,金融业已成为案件多发行业,由于商品经济的影响,社会上腐败分子的打搅、教唆、腐蚀,自身放松对世界观的改造以及一些道德品质恶劣的人混入金融队伍,金融案件显现内部作案和内外勾结作案为主的特点,增加了信用系统防范案件和风险的难度,使金融资产、金融信誉都受到了严重损害。  二、信用系统财务会计风险表现在信用管理中最突出的问题  (一)从业人员素质低,风险意识淡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