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籍管理注意事项.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籍管理注意事项
1、每学年新生入学后,于9月30日前完成新生学籍档案信息的录入和上报工作。
2、学籍号由教育部统一分配(自动生成)。
3、学籍辅号即原来的学号,编排规则:11位数字,第一位表示学段代码(初中为2),第二、三位数表示入学年度,第四、五位表示县代码,第六、七位表示学校代码,最后四位由学校确定的学生顺序代码。如2 13 53 10 0001
4、转学:由学生父母或监护人向转入学校提出申请,经转入学校及其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审核同意后,方可转学。学籍系统应进行相应操作,跨省的通过学籍号调取信息进行转入操作。
5、学籍档案含(电子及文本档案):
①新生花名册
②学生增加(减少)情况登记表
③转学申请表
④休(复)学申请表
⑤毕业生花名册
附表如下:
附件3 县(市、区) 学校 年秋季入学的 新生花名册
填表人: 校长(签章): 年 月 日填
序号 班级 姓名 性别 出生日期 学籍号 学籍辅号 详细户籍地址 原毕业学校 升学报名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1. 须在标题“新生花名册”前标注学段,如小学、初中或高中。
2. “原毕业学校”、“升学报名号”栏仅供初中、高中新生填写,小学新生不用填写。
(第 页,共 页)
附件4
20 —20 学年 县(市、区) 学校学生增加情况登记表
序号 编入的
年级班级 姓 名 性别 学籍号 学籍辅号 学籍变动
类型 学籍变动
时间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请按转学(转入)、复学等增加类的学籍变动类型,分别列出上学年增加的学生名单,其中转入的须在“备注”栏填写从何地何校转入。
20 —20 学年 县(市、区) 学校学生减少情况登记表
序号 原年级班级 姓 名 性别 学籍号 学籍辅号 学籍变动
类型 学籍变动
时间 备 注 1 2 3 4 5 6 7 8 9 10 …… 说明:请按转学 转出 、休学、退学、其他离校、死亡等减少类的学籍变动类型,分别列出上学年减少的学生名单,其中转出的须在“备注”栏
填写转往何地何校。
附件5
福建省普通中小学转学申请表
姓 名 廖晨曦 性别 女 出生日期 2000.11.21 学籍号 L座机电话号码0111210027 学籍辅号 C1座机电话号码7 原住址 福建省三明市宁化县安远镇东大街6号 现住址 宁化县安远镇东大街 户籍所在地 福建建宁 原学校年级 七年级 拟转入
学校年级 七年级 监护人姓名 廖龙彪 联系电话 1座机电话号码76 转学原因 随亲就读
转入学校
意 见
审核人: (盖章) 年 月 日 转入学校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
审核人: (盖章) 年 月 日 转出学校
意 见 同意转出
审核人: (盖章) 2014 年 2月24日 转出学校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
审核人: (盖章) 年 月 日 备 注 说明:1.本表一式四份(转入学校、转出学校及双方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各一份)。 2.学生须持《居民户口簿》原件和复印件及相关证明材料办理转学手续。
附件6
福建省中小学休(复)学申请表
学 校 姓 名 性别 年级班级 出生日期 学籍号 学籍辅号 监护人姓名 联系电话 申 请
理 由
家长签名: 学生签名: 年 月 日 班主任
意 见 签 名: 年 月 日 学 校
意 见
审核人: (盖章) 年 月 日 教育行政
部门意见
审核人: (盖章) 年 月 日 复学时间 复学
编入班级 备 注 说明:1.本表由学生父母或其他法定监护人填写,须附相关证明材料,学校审核上报。
2.本表一式二份,审核后学校和主管教育行政部门各存一份。
附件7 县(市、区) 学校 毕业生花名册(共 名)
填表人: 校长(签章): 年 月 日填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性 别 性 别 性 别 性 别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 出生日期 民 族 民族 民 族 民 族 领证人 领证人 领证人 领证人 学籍辅号 学籍辅号 学籍辅号 学籍辅号 学籍号 学籍号 学籍号 学籍号 毕业证书号 毕业证书号 毕业证书号 毕业证书号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姓 名 一
寸
照
片 性 别 性 别 性 别 性 别 出生日期 出生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