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微生物学辅复习资料.docx

发布:2017-01-04约3.84千字共5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微生物复习资料巴斯德:微生物学的奠基人科赫:细菌学的奠基人,两大基础贡献:1、发明细菌纯培养技术 2、提出科赫法则3、细菌的基本形态:1、杆菌、2、球菌。3、螺菌。4、细菌细胞壁的化学组成:1、肽聚糖(聚糖链、短肽、肽桥) 2、磷壁酸(g阳性菌) 3、脂多糖(g阴性菌)5、阐述细菌革兰氏颜色的原理以及步骤步骤:初染——媒 染——脱色——复染(结晶紫)(碘染)(乙醇)(沙黄)原理:G+肽聚糖的含量与交联程度高,肽聚糖层多,cell厚,壁上间隙小,媒染后形成的结晶紫-碘复合物不易洗脱除细胞壁,加上他基本上不含脂质,乙醇洗脱是细胞壁非但没有出现缝隙,反而是肽聚糖层的网孔因脱水而变得通透性更小。结果蓝紫色的结晶紫-碘复合物就留在细胞内使细胞呈蓝紫色。6、1.芽孢的形成:轴丝的形成—细胞膜内陷—隔膜形成—前芽孢形成—原皮层形成—芽孢外衣形成—芽孢囊裂解—芽孢发芽。2.芽孢特有的吡啶二羧酸和含水量低是抗热的主要原因.7、1.放线菌菌丝形态及功能1、基内菌丝:吸收营养物质和排泄废物。2、气生菌丝:多核菌丝生横隔分化成孢子丝。3、孢子丝:产生孢子。2.放线菌介于细菌和真菌之间,大多数是革兰氏阳性菌,大多以分生孢子繁殖,还有以胞囊孢子繁殖,8、放线菌的菌落:表面质地致密、干燥不透明、两面颜色不一、不易挑取。9、1.蓝细菌形态:球状、杆状、单生或成团聚装2.蓝细菌含有叶绿素a及辅助色素:藻蓝素、异藻蓝素、藻红素。10、蓝细菌特化形态:1、异形孢子:有固N场所 2、静息孢子:休眠细胞 3、内孢子:繁殖 4、链丝缎:裂殖11、立克次氏体:专心寄生于真核细胞的G-原核生物,是一类介于细菌和真菌的,更接近与细菌的原核生物。12、支原体能离开活细胞独立生长繁殖的最小的原核微生物。13、支原体的特点:1、小。2、无细胞壁,形态多行易变。3、军落成荷包状。4、二分列繁殖。14、真核微生物与原核微生物的比较真核原核核膜+-核仁+-染色体数目一般多余1一个细胞器+-有丝分裂+-减速分裂+-呼吸链位置线粒体细胞膜光合作用叶绿体细胞膜细胞壁主要成分纤维素 几丁质肽聚糖15、酵母菌的繁殖;无性繁殖:芽殖、裂殖 有性繁殖:子囊孢子(质配、核配)16、1.酵母菌生活史:p66 2.酵母菌与细菌菌落的不同:1、菌落大,粗糙不透明。2、呈乳白色。3、边缘整齐。17、霉菌的形态:美军的营养体有分支或不分枝的菌丝构成。类型:1、无隔菌丝。2、有隔菌丝(生长方式:顶端生长)分化:1、营养菌丝。2、气生菌丝——繁殖菌丝产生孢子18、病毒的特点;1、形态小 2、无细胞结构 3、缺乏完整的煤系统和能量代谢系统 4、感染性 5、对干扰素铭感 6、不显生命迹象、19、1、病毒形态:衣壳:衣壳构成2、有无包膜:1、裸露病毒 2、薄膜病毒3、病毒粒子:具有侵染力。成熟的位于细胞环境中的单个病毒颗粒。4、病毒的对称性:1、螺旋对称型壳体 2、二十面体对称型壳体 3、复合对称型壳体20、病毒的增殖:吸附、侵入与脱壳、生物合成、装配、释放21、1、烈性噬菌体和温和噬菌体。2、烈性噬菌体:感染噬菌体,能在宿主细胞增殖并引起噬菌体裂解。3、溶源性:能以裂解循环在宿主细胞内增殖外还可以将dna整合到宿主细胞的基因组上而与细菌共存。4、温和噬菌体:导致溶源性发生的噬菌体。22、温和噬菌体的生活史原噬菌体:温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后,起DNA整合到宿主菌的基因组上,这种处于整合状态的噬菌体DNA叫做元噬菌体溶源性周期:原噬菌体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由于受噬菌体本身编码的一种特异阻遏物的阻遏得不到表达,但可随着宿主菌基因组的复制而复制,并随着宿主菌分裂平均分配到子细胞中去,裂解性周期:在某些情况下原噬菌体可脱离整合状态在宿主细菌内增殖,产生后代而导致细菌裂解。23、包含体:某些病毒增殖过程中在宿主细胞内部形成的嗜酸性或嗜碱性的病变结构。24、亚病毒因子:(类病毒、朊病毒、)能独立复制。(卫星病毒、卫星RNA、朊病毒)依赖辅助病毒进行复制25、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营养物质的六大要素物质:碳源、能源、氮源、生长因子、无机盐和水。26、微生物的营养类型营养类型能源氢供体基本碳源光能自养型光无机物二氧化碳光能异养型光有机物二氧化碳及简单有机物化能自养型无机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