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备课i.doc

发布:2017-01-15约7.44千字共2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 第三单元《我们去发现》 单元备课: A、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包括“我发现……”、“我也做研究”、“我们的科学小组”三个主题活动内容,内容由浅入深,层层深入,将学生引入到发现与研究的快乐之中。通过发现、研究、展开等环节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科学态度、合作意识。 动脑筋、有创意地生活是时代对儿童提出的要求。本单元旨在发展儿童的创造能力和动手能力,让儿童能利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探究或解决问题,增添生活的色彩和情趣,并在此过程中充分地展现并提升自己的智慧,享受创造带来的欢乐。 B、单元教学目标: 1、通过各种活动了解生活中常见的自然现象和其他科学常识; 2、有好奇心,喜欢问各种问题,对自然现象或生活中的问题有探究的兴趣。 3、乐于动脑,动手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中享受创造带来的乐趣; 4、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和坚持不懈的钻研精神; 5、培养学生查阅资料、收集信息的能力; 6、培养学生充分动脑、动手的意识和能力,去探究我们周围的世界,学着解决一些生活中的小问题; 7、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结协作的精神,并从中体会到团结的力量,体会集体的智慧; 8、培养学生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养成随时随地学科学、用科学的学习品质; 9、让学生享受到成功的快乐,在成功的欢歌笑语中迈向更大的成功。 C、单元教学建议: ●单元首页介绍: 首页是本单元的起始部分,主题文字和背景图相互映衬,更能激发学生探求的兴趣。老师可以和小朋友一起唱《天地之间》这首既充满童趣又充满激情的儿歌。有了这种气氛的渲染,学生的探索热情、学习的积极性便能被迅速调动起来。 接下来是一组各国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代的故事。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这些伟大科学家、发明家少年时的故事无疑会给孩子们以启迪,但更多的还是信心。 具体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将课堂还给学生,让他们上台当小老师,讲一讲他们所了解的科学家少年时的故事,说一说那些科学家是怎样从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和现象出发,创造出许多伟大的发明。 2、也可以布置学生在课外查找有关资料,以便在课堂上进行交流;如果条件不允许,难以查到有关知识,孩子又知之甚少,那就由教师来介绍和讲述创造的故事。 3、建议教师组织学生玩“找不同”的游戏。 ●活动主题一《我发现》 具体教学建议: 1、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观察34页图上的内容,再以“探究‘知了’发声的奥秘”为契机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说说在生活中自己还有哪些发现 2、可以鼓励学生在课外搜集一些民间谚语,教学时,学生可以先读读儿歌,再说说儿歌的意思,了解这些谚语是人们仔细观察不断积累得来的经验,课后互相交流。 3、在教学35页“交流”这一环节时,建议先组织学生读读主题文字,然后再讨论,各自说说自己平时在生活中发现了一些什么有趣的现象,相互交流、启发,完成作品框。提示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文字、图片、标本图画等)随时记录下自己的发现。做生活的有心人。 4、在教学36-37页内容的基础上可以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的经验、观察,交流自己的发现。再延伸一下,这是对教材列举的事迹和学生讨论交流活动的总结提升。 ●活动主题二《我也做研究》 具体教学建议: 1、教师要教给儿童观察的方法和技巧,引导他们去观察社会、观察大自然,让他们在观察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使他们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得到更多的锻炼和发展。 2、针对比较难的问题,教师可以与学生一起分析现状,这样,学生就知道先选择自己感兴趣而又有能力解决的问题。当学生确定了自己的研究课题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计划,这样研究起来就有条有理,对于培养学生有计划有目的地做事很有帮助。 3、建议教师组织活动——不倒翁为什么不倒?(学生设想可能的原因) 4、43页的活动:这个环节能有效地把学习向课外延伸扩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但是对于一个二年级的学生来说,教师除了鼓励学生去亲近、关注周围环境中的动植物外,更重要的是要给予必要的指导。 5、在教学44页内容时,提出了三个基本的研究方法,即观察法、对比法和实验研究法,虽然并不要求学生有意识地掌握这三种方法,但是在活动中,教师要有意识地渗透。尤其是在学生活动中,能够运用这些方法。建议教师组织活动:含羞草害羞了。 6、建议教师组织活动:研究成果展(具体活动可参考活动案例) ●活动主题二《我们的科学小组》 具体教学建议: 1、教师在教学时,要调动全班的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都参与进来,放手让他们讨论,让他们自己决定。教师在这里只是引导,只是适时点拨。 2、教师要鼓励有自己想法的学生,让学生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做事要既不拘泥于条条框框,又遵章守法,在实践中开拓创新。 3、同时提醒学生在实验中得到的知识,或新的发现、小小的收获,都可以告诉你的朋友、你的亲人让他们分享你的快乐。 4、引导学生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有更多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