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阅读课提问有效性.doc

发布:2017-09-03约7.16千字共1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从一次同课异构活动反思高中英语阅读课提问有效性【摘要】通过对一次高中阅读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多节课的研究,对比问题类型,提问方式,教师反馈三个维度,结合诊断分析,反思提问难易度的衡量和把握,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学生语言输出质量,探究落实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关键词】同课异构提问有效性参与度难易度输出质量 一、问题的提出 课堂提问是最常用的教学手段之一,也是师生互动的主要形式,多年来一直是语言教学所关注的焦点。在高中英语教学中,有效的课堂提问不仅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促进学生的思维能力,还能增加学生参与课堂交际的表现机会,活跃课堂气氛,从而促进教学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现在绝大多数教师认同这样的观点——”课堂提问中设计的问题不宜过难,也不宜过易,难度应落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使学生通过努力可以回答,这对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将比较有效”,但是这样的抽象描述并不能指导教师在实践中的具体操作,教师仍不能有效判断和掌握问题难易度的衡量标准。 大多数教师也认为不是个别同学踊跃发言或是全班整齐划一的回答就能说明学生答题的参与面和参与的质量。如何提高学生实际的参与度,用什么样的反馈方式更能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是亟待研究的问题。 课堂提问的设计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输出的质量,教师对学生回答的反馈也可能催生学生更高质量的语言输出。那么怎样的提问设计,怎样的反馈方式更有效呢? 教师对提问的有效性有诸多疑惑,基于这样的现状,笔者试图通过对一次高中阅读的同课异构活动中多节课的研究,对比问题类型,提问方式,教师反馈三个维度,结合诊断分析,反思提问难易度的衡量和把握,如何提高学生参与度和语言输出质量,探究落实提问有效性的方法。 二、 研究背景 1.教学内容简介 授课教师上课内容为《牛津高中英语》(译林版)第五模块第三单元的Project部分。此次课为大市级阅读优质课的评比,因此要求教师将Project设计改为阅读精读课。教师需在一节课内处理疏通ManandNature和GMfood:Hopeordanger?两篇文章,并提炼出主题——人与自然应双赢共发展。 2.教学班级与教师简介 本次同课异构活动选取的班级是无锡市区生源最好的一所四星级高中的高二班级,学生思维敏捷、英语基础扎实、口头表达能力强。教师是来自无锡一城三县市选拔出的参赛教师,都是基本功扎实、业务能力强,课堂经验丰富的中青年英语教师。 3.课堂提问观察记录表 在本次同课异构活动中,笔者运用了如下记录表 根据Bloom(1956),问题分低水平问题和高水平问题。低水平问题旨在学生回答相关直接信息,如知识类的who,what,when,where等问题;理解类的explain,compare,paraghrase等问题和应用类的apply,relate,construct等问题。高水平问题旨在学生得到新结论,如how,why等分析,归类,创造和评价类问题。Bloom研究表明,低水平问题在总问题中占60%,高水平问题占20%时学生课堂的输出水平较高。因此表中问题类型分为两类,即低水平问题和高水平问题,省略课堂流程性的提问。 提问方式分为:个别指定回答,自主回答,讨论合作回答和齐答。 学生回答情况分为:错/对,长/短,积极踊跃/消极沉默,简短单一/复杂创新 HugyMenhan(1985)等研究表明课堂基本话语通常是以IRF的模式,即initiation-response-feedback。教师先启动一个问题,学生回答,教师给予反馈,可见教师反馈是课堂提问必不可少的关键部分。反馈可以是一个微笑,一个点头,一个蹙眉,一个手势的肢体动作,也可以是口头表扬。笔者借鉴了周星,周韵(2002)的教师课堂反馈语的分类方式,将反馈分为:简单表扬,表扬加点评,重复加表扬,请他人回答,引导自我修正,肢体动作表扬。 效果是针对学生回答情况而言,根据不同情况可分为:欠佳,一般,较好和好。 笔者设计使用此表目的在于全面展现提问的全过程,从各个侧面反映和衡量学生的参与情况、题目的难易度和学生的语言输出情况。 三、 同课异构课的对比和反思 1.提问有效性体现在学生参与度的提高。 导入阶段的提问目的在于吸引学生的有效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打开学生的思路,为引入正文做好知识和心理的准备。因此,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参与面和参与质量是评判此阶段提问是否具有有效性的主要标准。 (1)导入阶段部分教学片断回放和对比诊断 [教学回放1]教师向学生展示了一系列人类破坏自然的图片,提出Areyoushockedbythesepictures?Doyouthinkwhatpeopledohasdestroyednature?等若干一般疑问句式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