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25版高考地理第5单元中国地理分区第4课时青藏地区教案.doc

发布:2025-04-01约3.77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PAGE

7-

第4课时青藏地区

考点呈现

达成素养

1.青藏地区的地理位置和范围。

2.青藏地区的气候、地形、水文等自然地理特征。

3.青藏高原自然带的垂直分异。

4.青藏地区主要的自然资源。

5.青藏地区农、牧业生产的特点。

6.青藏地区的交通建设(以青藏铁路为例)。

区域认知:结合青藏地区的位置,地形等,识记青藏地区独特的自然、人文地理特征。

综合思维:综合分析青藏地区存在的主要生态问题的成因、影响等;综合分析青藏地区人口、城镇、产业分布、交通建设的区位条件。

人地协调观:把握青藏地区资源、农业、人口、城市、交通分布与自然环境间的相互关系;评价人类活动对青藏地区自然环境产生的可能影响;生疏青藏地区环境爱护的重要性,提出区域可持续进展的方向。

读图夯基·课前预习

1.位置

A__横断山脉__以西,__昆仑山__,B__阿尔金山__,C__祁连山__以南。

2.高寒为主的自然环境特征

(1)地形:平均海拔在4000米以上,以__高原、山地__、盆地为主。

(2)气候eq\b\lc\{(\a\vs4\al\co1(冬寒夏凉,__太阳辐射__猛烈;是我国夏季气温,最低的地区,降水量季节安排不均,自__东南向西北高原内部__,渐渐削减))

(3)水文:西北属内流区;东南是很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如D__长江__、E__澜沧江__、F__黄河__。

(4)植被:以__高寒草甸__为主。

3.农牧业

农业部门

分布

农产品

高寒牧业

青海、西藏的高寒牧场

__牦牛__、__藏绵羊__、藏山羊等

河谷农业

__藏南__谷地和__湟水__谷地

青稞、小麦、豌豆

4.丰富的能源与矿产

(1)能源:①太阳能丰富:A__拉萨__有“日光城”之称。

②地热能丰富:__羊八井__建有我国目前最大的地热蒸汽田,已建成地热发电站。

③藏北高原:__石油和自然气__资源丰富。

④风能、水能丰富。

(2)矿产:柴达木盆地被称为“聚宝盆”,主要矿产有B__察尔汗__钾盐、C__锡铁山__铅锌矿、D__冷湖__石油。

5.交通

__大路__运输是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以拉萨为中心。E铁路是__青藏铁路__。

自主思考

青藏高原为什么多沼泽地?

[答案]

综合因素

具体分析

地形地势

青藏高原内部较为平坦,排水不畅

气候特点

地势高,气温低

土壤特点

地下冻土广布,下渗力量差

精讲点拨·课内探究

考点

青藏高原的自然特征与生态问题

1青藏地区的“高”“寒”气候特征及其影响

2正确理解青藏高原太阳辐射强、温度低、昼夜温差大

(1)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大气透亮度高,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太阳辐射丰富。同时,纬度低、晴天多,也使其太阳辐射能丰富。

(2)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再加上水汽、杂质含量少,对地面辐射吸取少,保温作用弱,故而温度低。

(3)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淡薄,云量少,白天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减弱作用弱,气温相对较高;夜晚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相对较低,昼夜温差大。

3青藏高原多咸水湖缘由的综合分析

综合因素

具体分析

地形、地势

青藏高原周边多高大山地,内部较为平坦,湖泊多内流湖。径流汇入湖泊时,将盐分带入湖泊中,不断积存

气候特点

青藏高原常年低温少雨,日照猛烈

水循环

水循环不活跃,使得湖水的蒸发量大于补给量(包括径流汇入、降水等),加快了咸水湖的形成过程

4三江源自然爱护区的建立

(1)背景。

三江源指黄河、长江和澜沧江的发源地,对中国的生态状况及国民经济进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西部大开发生态治理中起着重要作用。

(2)特点。

中国面积最大的爱护区,海拔最高的自然湿地,有中华水塔之称。生物多样性集中,生态系统敏感。

(3)问题。

生态系统恶化严峻,干旱气候增加,过度放牧,滥挖药材,植被破坏,土地沙化猛烈进展;境内湖泊萎缩,湿地退化,径流量削减;生物多样性种类和数量锐减。严峻影响了三江源地区和中下游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

(4)意义。

①爱护世界屋脊区湖泊湿地、原始森林、高寒灌丛、草甸草原、珍稀动植物以及“世界第三极”景观都有重要意义(爱护生物的多样性和各种生态系统)。

②促进三江源头和中下游地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进展。

┃┃典例剖析____■

例题1(2020·唐山模拟)黄河源区面积近3万平方千米,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年均气温低于3.5℃,年均降水量300~400毫米。该区域冻土广布,处于大片连续多年冻土向季节冻土的过渡区。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黄河源区冻土退化及其所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之一。

(1)简述黄河源区冻土广布的气候条件。

(2)分析黄河源区地形与当地冻土类型分布之间的关系。

(3)在黄河源区的部分冻土分布区,夏季猛烈的冻融作用往往使表土形成海绵状多孔层,试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