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浦寒假补习班初中高中补习班新王牌资料溶解热和反应热-高一-学生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溶解热和反应热
、能量守恒和转化
1.?能量守恒定律:能量在转化和传递的过程中,各种形式能量的总量保持不变,这就是能量守恒定律。
2.?能量从高转化到低时,总有能量放出,从低转化为高时总要吸收能量。物质三态变化中的能量变化如下:
固态 液态 气态
、
物质的溶解通常有2个过程:
溶解过程 溶液温度变化 变化过程 能量变化 总效应 扩散:溶质的分子(离子)在水分子作用下向水中扩散,在这一过程中,溶质的分子或离子要克服分子(离子)之间引力,需向外界热量,是过程。
水合:溶质分子(离子)和水分子结合成水合分子(离子)的过程,这一过程热量,是过程。
常见溶解时放热的物质有:
常见溶解时吸热的物质有:
溶解时热量变化不明显的是:
三、化学反应中的热效应
1、反应的热效应: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通常表现为热量的变化。反应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叫做反应的热效应。
2、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的区别
(1)E(反应物)→ E(生成物)>0<0。
(2)放热反应开始后,只要不断补充反应物,反应就能持续进行下去;而吸热反应只补充反应物,不维持反应条件,反应就会停下来。因此,当反应开始后,放热反应能自发地进行下去,而吸热反应不能自发地进行下去。
(3)吸热反应是热能转化为物质内部的能量而“储存”起来的过程,放热反应为物质内部的能量部分转化为热能而释放出来的过程。
【说明】放热反应发生后,只补充反应物,反应就能维持;吸热反应还要维持反应条件,否则反应停止。
金属与酸的反应、中和反应、燃料的燃烧、生石灰与水化合等都是 ;
灼热的碳与二氧化碳反应,盐类的水解、弱电解质的电离是 ;
通常化合反应为 反应,分解反应为 反应。
分子从常态转变为容易发生化学反应的活跃状态所需要的能量称为活化能
结晶
1、定义:已溶解的溶质分子(离子)溶液中
2、溶解与结晶的关系:
溶解和结晶这2个过程是同时进行的相反(互逆)的过程,即在溶液里溶质进行溶解的同时,也进行着结晶,在一定条件下建立起一个动态平衡体系。
若改变外界的条件(包括改变溶剂量或温度),则可不同程度地改变微粒的溶解速率和结晶速率。
V溶解 和 V结晶 观察到的现象 溶液状态 方向 V溶解 V结晶 V溶解 V结晶 V溶解 = V结晶
结晶水合物:
溶质从其水溶液中析出而形成晶体时,晶体里常常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这样的水分子叫做结晶水。由于结晶水是存在于晶体结构中的,所以结晶水合物是纯净物。
(1)形成过程:有些盐溶于水会形成稳定的水合离子,当这些盐结晶出来时,就带有一定数目的水分子;而所带水分子的多少主要由这些盐电离产生的离子大小和所带电荷多少决定。
但有些盐在溶液中形成的水合离子不稳定,所以当从溶液中结晶时不会带出结晶水,如氯化钠、溴化钾、硝酸钾等。
注意:不带结晶水属于变化;带结晶水属于变化
(2)受热分解:CuSO4·5H2O
(3)风化:结晶水合物中的结晶水不太稳定,在室温下或干燥的空气里失去一部分或全部结晶水的现象:
注意:是化学变化
(4)潮解:晶体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晶体表面逐渐形成溶液
注意:属于物理变化(生成水合物,则为化学变化)
、热化学方程式
1、定义:表示化学反应所放出或吸收能量的化学方程式。
2、意义:不仅表明了一个反应中的反应物和生成物,还表明了一定量物质在反应中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
3、特点:
(1)化学式前面的化学计量数只表示物质的量,所以可用整数,也可用分数,但必须配平。
(2)反应热的数值与物质的聚集状态有关,书写时必须标明物质的状态。
(3)热量的数值与反应物的物质的量相对应。
(4)当反应逆向进行时,其反应热与正向反应的反应热数值相等,但符号相反。
(5)热化学方程式之间可进行加减。
(6)反应热的数据域反应条件有关,未指明反应条件的通常是指25,1.01×105Pa。
、燃烧的充分利用
1、燃料的充分燃烧(1)鼓入适量空气(2)燃料与空气充分接触(3)进行燃料加工
2、热能的充分利用(1)利用余热(2)防止热量损失(3)进行热交换
1、下列能量中,不是来自太阳能的是 ( )
A.煤炭 B.水能 C.地热能 D.沼气
2、酒精燃烧的过程中,发生了能量的转化。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
A.化学能部分转化为热能 B.电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
C.热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 D.光能部分转化为化学能
3、固体氢氧化钠溶于水使溶液的温度升高是由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