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济南版八年级上生物全册教案.doc

发布:2017-03-24约5.6万字共6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一节生命的起源米勒 在进一步明,原始生命化学进化的,又是生物进化结。生在教法上要注意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采用先感性后理性、先讨论后结论的顺序,让学生参与到获取知识的过程之中。、目标(一)知识1.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 2.了解米勒的实验与结果。 3.了解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问题上的重大成就。 (二)1.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整理知识体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2.在解决问题中掌握获取知识的基本途径和方法。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认识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形成客观的抽象思维方法。(三)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地球上的原始生命是由非生命物质逐渐演变来的,生命是物质的。 2.通过介绍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方面取得的重大成就,爱国主义。、教学重点、难点1.教学重点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2.教学难点生命起源化学进化过程的四个阶段。原始生命的、课时1课时 、教学方法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突出学生的主体参与结合阅读指导法、谈话法、讲述法、讨论法等,进行启发式教学。 、教具准备进一步,原始生命又是进化x k b 1 .c o m 通过学生很感兴趣的话题,激发学生学习激情,在轻松的 气氛中导入新课。 关于生命起源的几种假说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有代表性的四种假说的含义,并让学生讨论哪种观点最值得信服。 依据幻灯片内容看教材,分析讨论,以增强理解能力。 提高理解、归纳能力。 生 命 起 源 的 化 学 进 化 1、先看一段视频,了解地球的刚刚形成时的状况。 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三页第二自然段,结合刚才的视频,思考如下问题: (1)原始大气层是怎样形成的? (2)说出原始大气的成分有哪些?与现代大气成分相比,原始大气的成分中没有什么气体? (3)原始海洋是怎样形成的? (4)原始地球有没有生命的存在? 观看视频,读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组织学生有目的、有层次的观看视频,阅读教材。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讨论,动手拼图,实现了知识的迁移,提高了动手能力。培养了合作意识。 3、先看一段视频,了解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 4、引导学生看教材第四页第一、二、三自然段,参阅图5.1—2,结合刚才的视频,思考如下问题: (1)原始大气中无机物合成有机物的能量来自哪里? (2)每小组用给予的材料拼出生命起源的化学进化过程的几个阶段。并说出每一阶段进行时的场所。 观看视频,读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并积极拼制图形,小组汇报讨论结果和展示拼制图。 生 命 起 源 的 实 验 探 索 1、先看米勒实验动画过程,了解米勒实验的大致过程。 2、引导学生看教材第五页“分析与讨论”中的文字资料和装置图5.1—3,结合刚才的米勒实验动画过程,思考如下问题: (1)在米勒的实验装置中,向密闭的实验装置内通入的气体代表什么? (2)实验过程中的火花放电,模拟了原始地球的什么现象? (3)冷凝管可使反应后的气体与水蒸气冷却形成液体,这模拟了什么过程? (4)该实验收集到什么样的实验证据? (5)该实验得出结论是什么? (6)米勒的实验支持了化学进化学说的哪个阶段? 观看视频,读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小组讨论交流,小组汇报讨论结果。 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能力,知道科学的理论需要科学的证据来验证。 我国在探索生命起源过程中的重大成就 引导学生看教材第五页最下面一自然段,思考如下问题: 1、我国科学工作者生命物质的研究工作中取得了哪些成果? 2、这些研究成果支持了化学进化学说的哪个阶段? 读教材,自主学习,然后回答问题。 注重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知识梳理 师生共同对本节课的知识进行梳理。 从知识和学法上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巩固知识,完善知识体系。 练 习 知识反馈和总结。 积极思考,完成自测。 巩固知识,学以致用。 板书设计: 米勒实验 原始地球能形成构成生物体的有机物。 原始大气高温紫外线简单有机物地球降温与水蒸气 原始海洋 凝结成雨水流入江河 原始生命 10亿年后,有机物形成 课后反思: 第2节 生物的进化 一.教学目标: 1.列举古生物学化石方面的证据说明生物是进化的; 2.简述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3.形成生物进化的基本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4.生物化石的形成过程和化石记录的生物进化趋势; 5.地球上各类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出现的先后顺序; 6.达尔文提出自然选择学说的过程和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 三.课时安排:3课时 四.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