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doc

发布:2017-01-09约1.76千字共8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 院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利用74HC138制作4线—16线译码器 一、实验目的 1、掌握译码器的测试方法。 2、了解中规模集成译码器的功能,管脚分布,掌握其逻辑功能。 3、掌握用译码器构成组合电路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 1、数字电路实验箱 2、74HC138 3-8线译码器 2片 三、实验原理 1、CMOS器件74HC138的逻辑功能及应用 74HC138译码器可接受3位二进制加权地址输入(A0, A1和A2),并当使能时,提供8个互斥的低有效输出(Y0至Y7)。74HC138特有3个使能输入端:两个低有效(E1和E2)和一个高有效(E3)。除非E1和E2置低且E3置高,否则74HC138将保持所有输出为高。利用这种复合使能特性,仅需4片74HC138芯片和1个反相器,即可轻松实现并行扩展,组合成为一个1-32(5线到32线)译码器。任选一个低有效使能输入端作为数据输入,而把其余的使能输入端作为选通端,则74HC138亦可充当一个8输出多路分配器,未使用的使能输入端必须保持绑定在各自合适的高有效或低有效状态。74HC138功能表如下表(一)所示: 输 输出 E1 (非) E2 (非) E3 A2 A1 A0 Y0(非) Y1(非) Y2 (非) Y3(非) Y4(非) Y5(非) Y6(非) Y7(非) H L H L L L L H H H H H H H H L H L L H H L H H H H H H H L H L H L H H L H H H H H H L H L H H H H H L H H H H H L H H L L H H H H L H H H H L H H L H H H H H H L H H H L H H H L H H H H H H L H L L H H H H H H H H H H H L L X X X X X H H H H H H H H X H X X X X H H H H H H H H 表(一) 3、用两个3线-8线译码器构成4线-16线译码器。 利用使能端能方便地将两个 3/8译码器组合成一个4/16译码器,如下图图(二)所示。 图(二) 四、实验结果记录: 1、74HC138逻辑功能测试结果记录如下表表(二)所示: 输 输出 E1 E2+ E3 A2 A1 A0 Y0 (非) Y1(非) Y2 (非) Y3(非) Y4(非) Y5(非) Y6(非) Y7(非) 1 0 0 0 0 0 1 1 1 1 1 1 1 1 0 0 0 1 1 0 1 1 1 1 1 1 1 0 0 1 0 1 1 0 12 1 1 1 1 1 0 0 1 1 1 1 1 0 1 1 1 1 1 0 1 0 0 1 1 1 1 0 1 1 1 1 0 1 0 1 1 1 1 1 1 0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0 1 1 0 1 1 1 1 1 1 1 1 1 1 0 0 X X X X 1 1 1 1 1 1 1 1 X 1 X X X 1 1 1 1 1 1 1 1 表(二) 2、测试部分图片如下图图(三)、图(四)、图(五)、图(六)图(七)所示: 图(三) 图(四) 图(五) 图(六) 图(七) 五、实验心得: 通过这次试验,使我学到了不少实用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做实验的过程,思考问题的方法,这与做其他的实验是通用的,真正使我受益匪浅。我熟练掌握了74HCL138译码器的使用特点和方法,以及电路连线,译码器连接等诸多电路的实际操作。深深地理解了理论与实践之间的差异和区别,也感觉到自己理论知识的欠缺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巨大差距。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应该尽量减少操作的盲目性提高实验效率的保证,有的人一开始就赶着做,结果却越做越忙,主要就是这个原因。 1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