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安丰中学2012-2013年度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生物试题.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东台市安丰中学2012—203学年度第一学期
高二生物期中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55分)
(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一.单项选择题(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各组物质中,由相同种类元素组成的是
A.胆固醇、脂肪酸、脂肪酶 B.淀粉、半乳糖、糖原
C.氨基酸、核苷酸、丙酮酸 D.性激素、生长激素、胰岛素 2007年初夏,我国太湖水域大面积爆发蓝藻,严重影响了当地居民的生活用水。蓝藻是原核生物,与真核细胞相比,蓝藻细胞没有A.细胞膜B.细胞器 C.细胞质 D.核膜
.人体心肌细胞利用的葡萄糖直接来自
A.血浆 B.淋巴 C.消化液 D.组织液
下列物质中,都属于内环境组成成分的一组是
①抗体 ②激素 ③糖原 ④呼吸氧化酶 ⑤染色体 ⑥胰淀粉酶 ⑦无机盐
A.①②③⑥ B.②④⑥⑦ C.①②⑤⑦ D.①②⑦
.人体内环境中可发生许多生化反应,下列反应可以在内环境中发生的是
A.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 B.抗原和抗体相结合
C.DNA的复制 D.氨基酸的脱水缩合
A.血浆渗透压降低时,引起口渴 B.抗利尿激素使肾小管、集合管细胞吸水能力增强
C.机体失水时,垂体分泌抗利尿激素增加 D.抗利尿激素使肾脏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8.细胞外液渗透压感受器、体温调节中枢、体温感觉中枢分别是
A.大脑皮层、下丘脑、下丘脑 B.下丘脑、下丘脑、下丘脑
C.下丘脑、大脑皮层、下丘脑 D.下丘脑、下丘脑、大脑皮层
9.以下能识别抗原的一组细胞是
①吞噬细胞 ②T细胞 ③B细胞 ④记忆细胞 ⑤浆细胞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②③④ D.①⑤.下列生物群体属于的是A.一片草原中的全部羊 B.一片草原中的全部动物
C.一片草原中的全部 D.一片草原中的全部生物.肠道病毒EV71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病毒性咽喉炎。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
A.EV71侵入机体后经T细胞摄取处理,暴露出EV71所特有的抗原
B.效应T细胞能通过释放淋巴因子攻击被EV71入侵的细胞
C.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该病毒,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病毒
D.患儿感染EV71后,需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右图为某反射弧的部分模式图,虚线框中代表神经中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端与效应器相连接,b端与感受器相连
B.c处的液体是组织液,其理化性质的改变影响兴奋的传递
C.刺激d点,在e处测到电位变化,说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
传递是单方向的
D.把某药物放在c处,刺激e点,d处没电位变化,说明该药物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有阻断作用
A、神经纤维膜内局部电流的流动方向与兴奋传导方向一致
B、神经纤维上已兴奋的部位将恢复为静息状态的零电位
C、突触小体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
14.下列生理活动在突触小体中不能发生的是
A.丙酮酸氧化分解 B.突触小泡与细胞膜融合
C.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 D.完成“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
15.据图判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垂体可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激素
B.C.下丘脑可调节垂体的活动D.血液中含有较高的甲状腺激素对垂体、下丘脑有抑制作用16.将四株长势相似具顶芽的健壮植株,分别进行下列处理,其中侧芽能发育成枝条
的是
A.去顶芽,在断口处放一琼脂小块B.去顶芽,在断口处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C.不去顶芽,在侧芽处放一富含生长素的琼脂小块 D.不去顶芽,在侧芽处放一琼脂小块
决定人口增减动态的主要因素是A.种群数量和密度 B.种群年龄结构C.种群性别比例 D.出生率和死亡率.
19. 如右图表示有限环境中某一种群增长的曲线。下列有关叙
述正确的是
A.K值是一定环境条件所允许达到的种群数量最大值
B.在K值时,种群的增长率最大
C.在K值时,种群中没有新个体的产生
D.假设这是海洋鱼的种群,当种群达到K值时开始捕捞,可持续获得最高产量
20.科学家研究胚芽鞘向光弯曲现象,逐渐揭示了发生这种应激反应的一系列因——果相关事件,下列按因——果相关事件顺序排列的是a.胚芽鞘尖端合成生长素 b.胚芽鞘尖端感受刺激 c.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d.生长素在背光侧分布较多 e.背光侧细胞生长较快 f.单侧光照射胚芽鞘尖端
A B C D
二、多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