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ot;出口中学quot;效应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pdf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15卷第3期 中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bl.15N03
2009年6月 J.CENT.SOUTHUNIV.倍OCIAL Jun2009
SCIENCE)
“出口中学效应与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
赖明勇,王华,黄菁
(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湖南长沙,410079)
摘要:文章以“出151中学”效应为视角,借鉴Coe
andHelpman国际研发溢出模型的思路,引入出口研发溢出因子,
考察国际研发通过出口传导机制对国内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采用1998~2006年我国28个省份的面板数据
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出口中学”效应在国家层面是成立的,但在区域间存在着程度差异。进一步考察发现,
通过出口贸易所获得的国外研发的外溢效应并没能与国内的人力资本结合起来对技术进步起到应有的促进作用。
结合文章的实证结论,就深化中国企业的国际化战略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企业国际化;“出口中学”;出口贸易;研发
中图分类号:F752.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04(2009)03一0372一06
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入的背景下,企业国际化已经 接地促进了发展中国家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一般来看,
成为当代中国企业成长和经济增长韵重要引擎,也是 出口促进技术进步主要通过三种途径。首先,与国外
当前理论研究和实证探讨的热点问题。从广义上说, 竞争对手和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可以为出口企业提供有
国际化是一个双向过程,包括外向国际化和内向国际 关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以及改进技术的信息。
化两个方面[1】。外向国际化的形式主要指直接或间接 Rhee等肯定了出口在技术扩散中的重要作用,认为出
出口、技术转让、国外各种合同安排、国外合资合营、 口厂商可以通过学习效应和商业联系获得技术外溢,
海外子公司和分公司;内向国际化活动主要包括进口、 并降低其他厂商参与出口的成本13]。其次,厂商可以
购买技术专利、三来一补、国内合资合营、成为外国 在产品出口过程中得到国外产品购买者的技术支持,
公司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企业国际
化进程取得长足发展,最直接的表现是进出口贸易额 指出产品购买者为出口厂商提供了大量产品信息,甚
超高速显著增长,改革开放30年间,贸易总额翻了近 至共享国外的产品设计和技术支持,而这些外溢效应
90倍,在世界贸易大国排名中稳居世界第三。即使在 很可能促进出口厂商的技术进步。最后,国外市场激
金融危机席卷全球的2008年,我国进出口总额仍保持烈的竞争也会促使企业减提高效率,推动产品技术创
17.9%的增长率,达到2.56万亿美元,其中出口贸易
占1.429万亿美元,比2007年同期增长17.2%。出口创新回报,企业进入出口市场可以加强创新激励。据
贸易是企业外向国际化最基本的形式,也是目前我国 此,学者提出“出口中学”(1earningby
企业实施国际化战略最普遍的方式。出口贸易由于有 念,认为厂商通过出口过程中的学习、吸收过程,接
效市场规模的扩大带来了规模经济效应,无疑加快了 收国外研发的技术外溢,厂商在进入出口市场后,竞
企业资本积累的速度,提高了专业化水平和优势资源 争加剧、知识积累、技术转移等因素都有助于企业生
的效益。除此之外,出口贸易有助于企业技术效率的 产率的进一步提升[7】。本文旨在检验中国企业通过出
提高,为出口企业的进~步国际化提供了有利条件。 口贸易参与国际化的进程是否显著促进了其技术水平
根据世界银行1997年的报告【2】’发展中国家的企业在的提高,即“出口中学”效应是否成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