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化学二轮复习 三道题经典专练11 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考查题三.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化工流程为载体的综合考查题三
重铬酸钾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一般由铬铁矿制备,铬铁矿的主要成分为FeO·Cr2O3,还含有硅、铝等杂质。制备流程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的主要反应为:
FeO·Cr2O3+Na2CO3+NaNO3 Na2CrO4+ Fe2O3+CO2+ NaNO2
上述反应配平后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__________。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_____,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及含硅杂质。
(3)步骤调滤液2的pH使之变__________(填“大”或“小”),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4)有关物质的溶解度如图所示。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冷却到___________(填标号)得到的K2Cr2O7固体产品最多。步骤的反应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
a.80 b.60℃ c.40℃ d.10℃
(5)某工厂用m1 kg 铬铁矿粉(含Cr2O3 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 m2 kg,产率为___________。
(1)2:7 高温下Na2CO3能与SiO2反应生成硅酸钠和CO2
(2)铁 Al(OH)3
(3)小 增大溶液中H+,促进平衡2CrO42-+2H+Cr2O72-+H2O正向移动
(4)c 复分解反应
(5)×100%
4Na2CrO4+Fe2O3+ 4CO2+ 7NaNO2,则FeO?Cr2O3与NaNO3的系数比为2:7,该步骤不能使用陶瓷容器,原因是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故答案为:2:7;二氧化硅与碳酸钠高温下反应生成硅酸钠和二氧化碳;
(2)由上述分析可知,滤渣1含Fe2O3,滤渣1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Fe,滤渣2的主要成分是Al(OH)3及含硅杂质,故答案为:Fe;Al(OH)3;
(3)④中调节pH发生2CrO42-+2H+Cr2O72-+H2O,则步骤④调滤液2的pH使之变小,增大氢离子浓度,平衡正向移动,利于生成Cr2O72-,故答案为:小;2CrO42-+2H+Cr2O72-+H2O;
(4)向“滤液3”中加入适量KCl,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得到K2Cr2O7固体,由溶解度可知,冷却到40℃K2Cr2O7固体的溶解度在四种物质中较小、且溶解度较大,过滤分离产品最多,10℃时最合适;步骤⑤发生Na2Cr2O7+2KCl=K2Cr2O7↓+2NaCl,反应类型是复分解反应,故答案为:d;复分解反应;
(5)用m1?kg?铬铁矿粉(含Cr2O3?40%)制备K2Cr2O7,最终得到产品?m2?kg,产率为实际产量÷理论产量×100%,由Cr原子守恒可知,则产率为m2÷(m1×40%÷152g/mol×294g/mol)×100%=×100%,故答案为:m2÷(m1×40%÷152g/mol×294g/mol)×100%=×100% 。
锰的用途非常广泛,以碳酸锰矿(主要成分为MnCO3,还含有铁、镍、钴等碳酸盐杂质)为原料生产金属锰的工艺流程如下:
已知25,部分物质的溶度积常数如表:
物质 MnOH)2 Co(OH)2 Ni(OH)2 MnS CoS NiS Ksp 2.1×10﹣13 3.0×10﹣16 5.0×10﹣16 1.0×10﹣11 5.0×10﹣22 1.0×10﹣22 (1)步骤中,为加快溶浸速率,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_____(至少答两条)(2)步骤中,须加氨水调节溶液的pH为5.0~6.0,则滤渣1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填化学式).已知MnO2的作用为氧化剂,则得到该成分所涉及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步骤中,所加NH4)2S的浓度不宜过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滤液2中,cCo2+):cNi2+)=________。
(5)将质量为a kg的碳酸锰矿经上述流程处理后得到单质Mn b kg.若每一步都进行完全,滤渣1为纯净物,质量为c kg,则原碳酸锰矿中MnCO3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用含a、b、c的式子表达,无需化简)
(1)升高温度、适当增大硫酸浓度、减小矿粉颗粒直径
(2)FeOH)3 2Fe2++MnO2+4H+=2Fe3++Mn2++2H2O;Fe3++3NH3H2O=Fe(OH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