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发展 主讲人 : 黄珍玉 周 锐 刘桂华 目 录 一 生平简历 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与背景 三 三元交互决定论 四 观察学习理论 五 自我效能感理论 一 生平简历 ???? ? “当时所学的大多数课本中的内容后来 都过时了,唯独期间养成的自我主导性一 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指导着我工作、 学习、研究等。” ---班杜拉后来回忆中学时代 (三)学 术 生 涯 1953年,班杜拉结束了博士实习训练,来到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 20世纪50年代,研究儿童的攻击性行为(心理问题研究) 3 20世纪80年代初步形成社会认知理论 4 80年代中期以后,观察学习和自我效能感理论 (四)工作经历 1969-1970年,受聘为行为科学高级研究中心研究员; 1974年,当选美国心理学会主席,并受聘为斯坦福大学约丹荣誉教授; 1976年,当选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主任; 1980年,当选美国西部心理学会主席,同年当选美国艺术及科学院院士; 1989年,当选美国科学院医学部院士 1991年至1995年,担任儿童发展研究会国际事务委员会委员并担任加拿大心理学会授予的名誉主席; 他一生中还获得过包括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在内的16所大学所授予的荣誉学位。 此外,他还担任了《美国心理学家》、《人格与社会心理学杂志》、《实验社会心理学杂志》等20余种杂志的编辑。 (五)荣誉和奖励 1972年,获辜根海姆研究基金奖(the Guggenheim fellowship)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家奖; 1973年,获加州心理学杰出科学贡献奖; 1977年,获卡特尔奖; 1979年,获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荣誉博士学位; 1980年,获得攻击行为国际研究会杰出贡献奖及美国心理学会杰出科学贡献奖 1999年,获美国心理学会教育心理学杰出贡献桑代克奖 2001年,获行为治疗发 展学会终身成就奖; 2002年,获西部心理学会终身成就奖。 (六)主要著作 《青少年的攻击》(Adolescent Aggression,1959) 《社会学习与人格发展》(Social Learning and Personality Development,1963,与R.H.Walters合著) 《行为矫正原理》(Principles of Behavior Modification,1969) 《社会学习理论》(Social learning Theory,1971,1977) 《自我效能:控制的实施》(Self-efficacy:The Exercise of Control ,1997) 二 社会学习理论的来源 传统行为主义(激进派) 认知学习理论 ( 吸收) ( 继承批判 ) 社会学习理论 理论产生的背景 (一) 心理学发展背景— 行为主义的衰落和认知革命的兴起 (二) 社会背景--- 大众传媒技术的蓬勃发展 (三)受生活学习背景的影响 (四)受米勒与多拉德(Miller Dollard)的影 响 早期行为主义 (华生) 新行为主义 (斯金纳) 新的新行为主义 (班杜拉) 社会学习理论与传统行为主义的区别 注重内部认知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注重观察学习(间接学习) 注重学习过程中的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作用 (以人为研究对象) 三 三元交互决定论 理论的提出: 对精神分析理论的批判 (行为是由潜意识动机决定的) 2. 对特质理论的批判 (行为是特质决定的) 对极端行为主义的批判 (环境决定论) 三元交互决定论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