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标准.doc

发布:2017-01-21约2.75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服装结构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 服装结构设计 [适用专业] 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及其它相关专业 [课程性质 本课程为高等职业学校服装设计专业的一门专业主干课程。是以学习服装结构规律为主要内容的课程。其专业内容实用性强、针对生产实践。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训练,使学生了解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方法和变化规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和技巧,熟悉服装生产流程,具备从事服装设计、服装制版工作的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并获得中级工职业资格证书,为继续学习和职业生涯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课时] 718 [总学分] 40 [课程目标] 通过任务引领的项目教学活动,使学生掌握服装设计工作必备的知识、工作规范、工作流程、操作技能和技巧。 本课程以专业教学大纲为依据,掌握服装结构制图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体要求包括:掌握服装款式、结构、工艺制作方法,使学生具有独立完成基础纸样确定工艺的基本能力。同时在平时的练习中训练学生精细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作风,并在课堂知识的基础训练学生的创新与设计能力。 内容标准 ⒈ 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基本比例。掌握人体外形与服装结构的关系。 掌握人体的测量方法。 必须掌握服装放松量变化的规律。 掌握服装成品规格与服装号型系列的来源、构成和使用。 必须了解或掌握服装款式、材料与缝制工艺的关系。 ⒈ 了解服装的基本结构掌握常用服装术语及制图符号。 理解衣身构成的原理及平面原型的设置方法。 理解结构线与人体的对应关系。 掌握省道转移及复杂结构线处理的基本方法。 ⒈ 掌握常用裁剪术语。 了解或掌握与裁剪有关的服装材料知识。 掌握裁剪的全过程及技术要求。 理解下装构成原理。掌握直裙、斜裙的制图方法及款式变化。 五:西裤结构制图 理解下装构成原理。掌握男、女西裤的制图方法及款式变化。 六:衬衫结构制图 理解上装构成原理。掌握男、女衬衫的制图方法及款式变化。 七:两用衫结构制图 ⒈ 理解上装构成原理。掌握男、女两用衫的制图方法及款式变化。 了解袖型的分类及其结构变化因素。 掌握袖窿和袖子的基本结构特征及其变化规律。 理解领圈的构成原理与计算。 掌握无领式、关闭式和驳领式等领型的基本设计方法。 了解省的构成原理与分解。 掌握比例裁剪中的立体造型规律。 理解上装构成原理。了解男、女西服的制图方法及款式变化。 理解中山服(呢)构成原理。了解中山服的款式变化。 十:特殊体型结构制图 理解特殊体型西裤结构制图及特殊体型上衣结构制图。了解服装弊病分析及处理方法。 十一:大衣结构制图 理解女大衣、男大衣结构制图及大衣的款式变化 十二: 童装结构制图 十三: 中式服装结构制图 理解中式罩衫——男式对襟暗门襟罩衫、中式罩衫——女式偏襟罩衫及旗袍——装袖旗袍的结构制图 十四: 样板制作 理解样板制作基础知识,掌握样板推档及样板的检查和复合。 [教学方法] 课堂(现场)教学 (1)教师讲授 (2)资料演示 (3)多媒体教学 (4)示范分析 (5)技能操作与训练 2、课外实践 (1)品牌服装店观摩 (2)图文信息收集 (3)讨论交流 (4)项目活动设计 [教学条件] .校内教室及实训基地配置要满足项目课程教学的需要,实训设备与学生数相匹配,实训室的设计既要企业现场情境,又要考虑教学功能的实际需要。 基本功能配置: ·制图打板台、裁剪台; ·高速工业平缝车; ·高速四线包边车; ·熨烫、后整理设备。 [教学建议] ●项目教学的选择 项目的选择应该以工作任务分析表为依据,选择具有典型性、发生频率高的工作任务作为项目,特别是可以进行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的、可以进行小组合作学习的、可以展示交流学习成果的。项目选择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因地制宜、因人而宜,围绕岗位能力进行选取。 项目的选择难度应该适度,应考虑可操作性和学生的层次与现有水平,在顺序安排上应由简单到复杂,由单项到综合,先进行基本技能训练,入门后再逐步深化,循序渐进。 项目内容应该是动态的,根据企业和市场的变化,及时将最新的版型设计理念、打板技术引入到项目教学中来。 项目教学的组织 项目课程以个体工作和小组工作完成项目计划,以小组工作为主要的组织形式,班级授课等形式将是它的有力辅助 。为确保项目活动的开展和形成学生间稳定的合作关系,将不同能力、不同优势的学生划分到一个小组,有利于学生在项目活动中发挥各自优势,便于学生间相互学习、相互合作。 小组的规模应根据班机的人数和教学的要求来调整,人数过多无法保证人人参与,人数过少会形成过多的小组,不利于教师的管理和教学资源的分配。 教师要提高小组管理能力,从原来的班级授课形式,主要由教师讲授知识和管理班级纪律,转变为学生在小组中自主开展活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