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装结构设计裙装.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服装与艺术工程系 服装工程教研室 第二章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一节 裙装原理与裙原型 第二节 裙装结构分析 第三节 各种廓形裙 第四节 裙装变化原理与应用 ?教学目的与要求? 1.通过对裙装款式特征的了解,掌握裙装结构基本原理,会画裙原型。 2. 以裙原型为基础进行变化,会各种廓形裙的结构设计方法。 3.灵活掌握裙装变化原理,会各种分割裙、褶裙的结构设计。 ?教学重点和难点? 1. 如何掌握j基于裙原型的各种分割裙、褶裙的结构设计方法。 ?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实践操作法 ?课时安排? 14学时 ?参考资料? 甘应进,陈东生. 新编服装结构设计.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第二章 裙装结构原理与设计 第一节 裙装原理 一、裙子的分类及其名称 1、按裙装的长度分类:超短裙,短裙,膝裙,中长裙,长裙等。 2、按腰位高低分类:低腰裙,无腰裙,腰带裙,高腰带裙,高腰裙等。 3、按裙外形分类:窄裙,直裙,A字裙,斜裙,圆裙等。 4、按裙的片数分类:一片裙,四片裙,多片裙,节裙等。 5、按褶的类别分类:单向褶裙,对褶裙,活褶,碎褶,立体褶等。 二、分割裙的结构设计 例2.育克与竖线分割裙 例3.过腰裙 例2 结构制图 12 56 90+4 68+2 160 过腰宽度 裙长 臀围 腰围 身高 单位:厘米 七、波形褶裙结构设计 款式变化 八、缩褶裙的结构设计 九、规律褶裙的结构设计 * * 二、裙装结构分析 1、腰部宽松量设计:放松量为0~2cm.。 2、臀部的宽松量设计:臀围的最小放松量为4cm。 3、裙摆的功能性设计:在臀围线以下,裙长每增加10cm,每四分之一片的侧缝处下摆要扩展1~1.5cm。 4、开口设计 :为了使裙子穿脱方便,必须设计开口。 5、裙省的位置及长度设计:一般情况下前省为8~ 9cm,后省为11~13cm,均匀分布设计。 6、裙省的省量、数量设计 裙省的省量,每个省一般控制在1.5~3cm,最大不超过2.5cm。 三、裙子结构设计原理 1、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 2、作臀围线(4),中臀围线(5),侧缝线(6),后中心线(7)。 3、确定前腰侧点(8),后腰侧点(9),后中心点(10)。 4、画顺前侧缝线(11),后侧缝线(12),前腰口线(13),后腰口线(14)。 5、作前后省。 第二节 裙装结构分析 一、裙装的放松量 腰围的放松量 0~2cm 2. 臀围的放松量 4 ~6cm 3. 裙摆围的放松量 裙摆围的大小由款式的造型而定; 合体裙摆围要考虑人体的活动范围,小于行走 步幅可采用裙开衩。裙衩的高度在腰口线以下 40cm为宜。 二、臀高线的确定 G/10+1 或者 H / 6 三、 腰口线的确定 一般侧臀高大于前臀高1cm左右,前臀高大于后臀高1cm左右。 四、腰省的确定 1.省量 腰省量为腰臀围的差值。它的放置与裙子的款式有关, 每个省的省量过大或过小均不适宜。过大会使省尖过分尖突, 过小则达不到收省的目的。对于贴体裙装,侧缝省应控制在 0.5~1cm左右。随着宽松程度的增加,省量可在0.5~3cm 之间变化。片内省的省量一般控制在1.5~3cm左右 2.省数 整个腰围的片内省个数一般为偶数。如果是4个或8个, 则前后各一半,以对称形式出现。如果是6个,则前2后4 3.省位 第三节 各种廓形裙 一、紧身裙(直筒裙) 比例分配法: L=0.4×号+6=70cmW=型+2cm=70cm H=H*(净)+4~6cm(松量)=96cm 半紧身裙(A型裙) 款式变化 款式变化 二、斜裙 原型法斜裙是在裙原型的基础上再增加裙摆的扩展量。 斜裙几何作图法步骤 1.作前中心线(1),上平线(2),下平线(3)。2. 确定腰口斜线(4)。式中15:Y中Y值的确定有两种情况。若无需控制臀围H或裙摆围θ的大小,Y值可任意确定。Y值越大,腰口线曲度越大,弧弦差越大,裙摆围与臀围也越大。若臀围H或裙摆围θ的尺寸需要控制,Y可这样确定:Y= 8(θ-W) n(L-腰宽) n-裙片数 L-裙长3.确定腰口大点(5),裙中线(6),腰口大点与(2)线和(6)线交点的连线(7),裙侧线(8),裙摆线(9)。腰口大点若正好位于侧缝线上,按侧缝线处上提1cm,若不在侧缝线处,应按基本裙型的腰口线形状顺势修顺。裙摆在斜纱处应考虑其长度的易变形性,根据面料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