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教育教学论文 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整合研究.doc

发布:2018-11-27约3.2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信息技术与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整合研究 摘要 “整合”是教学资源和教学要素的有机集合,是运用系统方法,在教育学、心理学和教育技术学等教育理论和学习理论的指导下,协调教学系统中教师、学生、教学内容和教学媒体等教学诸元素的作用、联系和相互之间的影响,使整个教学系统保持协调一致,维持整体的过程或结果,产生聚集效应。整合意味着在已有课程的学习活动中全面结合使用计算机和网络,以便更好地完成课程目标。 关键词:整合;协调教学;聚集效应 一、 问题提出的背景及其意义 本课题的提出,主要基于以下的思考: 1. 信息技术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来研究。 现代教育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在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中,加入了一个新的要素:教育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影响,无纸化办公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汉字键盘输入,尤其是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会对于识字尤其是写字教学的要求产生影响。 2.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点。 各地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作为识字教学的黄金时期,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将直接决定随后的阅读教学的质量。但传统识字教学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能获得识字量的突破,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大受影响。目前,以上海等地为主的识字教学流派提出了先识后读,识写分离,尽量加大低年级的识字量,尽早让学生进行阅读。的观点,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成为当前国内识字教学改革的一种趋势,持这种观点的人认为:素质教育就是要解决学生主动发展的问题,要主动发展,就必须会自学。会自学,取决于阅读能力。 3. 整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改革措施。 教学改革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时间与要求的矛盾,加强素质教育,减轻学生负担,需要提高各门课程的教学效率,减少一些教学环节上所花的时间。所以,有关教育部门已经明确规定,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间架结构和常用的偏旁部首等知识不作为考试要求。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不列入考试的内容,往往被忽视,或在教学中被马虎地带过。 加大识字量的同时,并不会降低写字教学的难度,并且,根据研究所中一些小学进行过集中识字教学实验的经验和教训,在小学低年级加大识字量之后,如果处理不当,会在中高年级学生中产生错别字量加大的问题。 因此,如何花较少的时间,让学生对于语文教学的一些基础要素:笔画笔顺,汉语拼音掌握得比较牢固,就是一个新的课题了。为此,利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和原有教学手段有机地结合,来解决这一矛盾,就是整合思想的基本出发点。 采用整合性的研究思路,已成为许多重要课题广为采用的方式,其中影响比较广的便是四结合研究。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从最初的强调模式到如今的兼容并蓄、博采众长,走的也是一种整合的道路。 总之,课题组选择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研究,一方面希望从实践和理论两个方面,研究信息技术这一新的教学要素如何与其它三要素整合,并得出我们的回答;另一方面,利用我们已有的经验和开发成果,进一步为识字教学的各个流派服务,进行另外一种意义上的整合。 二、研究目标及主要内容 ㈠研究目标: ⒈继续探索计算机辅助小学语文识字、写字教学的模式,包括演示型的,操作型的,基于网络的。 ⒉进一步开发识字、写字学习软件,加强软件智能化,并更适用于个别化教学。 ⒊研究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结合点。 ⒋探索信息技术与小学语文教学整合的操作方式。 ㈡研究内容: ⒈研究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教材与计算机(网络、软件)等之间的关系。 ⒉在语文课外阅读教学和部分计算机操作技能的整合上,尝试编写教材阅读练习学电脑,并进行教学实验和实践。 ⒊继续开发和完善汉字工具箱,并推广使用,使之成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力工具。 ⒋在识字、写字教学部分,尝试编写教材识字、写字用电脑(辅助)并进行教学实验和实践。 ⒌进行错别字的理论和教学分析,并提出对策和实践,尤其是利用信息技术的对策。 ⒍研究信息技术在小学生个别化识字写字学习方面的作用。 三、 提出事例研究的思考: 1. 信息技术应该作为教学过程的要素之一来研究。 现代教育媒体,特别是信息技术进入教学,在教师、学生和教材这三个要素中,加入了一个新的要素:教育媒体。现代信息技术对传统教学的影响,无纸化办公等现代化手段的应用,汉字键盘输入,尤其是手写输入和语音输入等,会对于识字尤其是写字教学的要求产生影响,。 2.识字、写字教学仍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改革重点。 各地多年的实践研究证明,作为识字教学的黄金时期,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将直接决定随后的阅读教学的质量。但传统识字教学往往耗费了大量的时间却未能获得识字量的突破,导致阅读教学的质量大受影响。目前,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