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上册 第三章 第三节 水资源说课稿 (新版)新人教版.docx
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说课稿(新版)新人教版
课题:
科目:
班级:
课时:计划3课时
教师:
单位:
一、设计思路
本节课以“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为主题,围绕我国水资源的特点、分布及利用展开。通过分析课本内容,设计了一系列贴近生活的实例,旨在提高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培养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合作学习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
1.培养学生运用地理视角观察、分析水资源问题的能力,提升地理实践力。
2.通过学习水资源知识,增强学生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的责任感,形成人地协调观。
3.引导学生关注水资源现状,激发学生对地理科学的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三、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八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地理基础,了解基本的自然地理知识,如气候、地形等。在之前的学习中,学生可能接触过水资源的初步概念,但对于水资源的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方面的知识掌握程度不一。
2.学生的学习兴趣、能力和学习风格:学生对水资源这一与日常生活紧密相关的主题具有较高的兴趣。学生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能够通过图片、地图等地理材料获取信息。学习风格方面,部分学生偏好直观形象的学习方式,如通过图片、视频等;部分学生则更倾向于逻辑推理和文字分析。
3.学生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学生对水资源分布、利用和保护等概念的理解可能存在困难,尤其是在分析水资源问题时,可能会遇到抽象概念与实际生活脱节的问题。此外,学生在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时,可能缺乏足够的地理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
四、教学方法与策略
1.采用讲授法结合案例研究,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和我国水资源的现状。
2.设计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分析水资源问题,培养合作学习能力和批判性思维。
3.运用多媒体教学,展示水资源分布图、水资源利用案例等,增强直观感受和空间思维能力。
4.组织角色扮演,让学生模拟水资源管理者或使用者,体验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老师首先以提问的方式引入新课:“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日常生活中离不开的是什么资源吗?”
学生:水。
2.老师进一步引导:“是的,水是生命之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资源。那么,我国的水资源状况如何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八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三节——水资源。”
(二)新课讲授
1.**水资源概述**
老师讲解水资源的基本概念,包括水资源的定义、分类、分布特点等。
学生认真聆听,做好笔记。
2.**我国水资源的分布**
老师展示我国水资源分布图,分析我国水资源分布的特点。
学生观察地图,思考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
3.**水资源利用**
老师介绍我国水资源利用的现状,包括农业、工业、生活用水等。
学生结合实际,讨论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4.**水资源保护**
老师强调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讲解保护水资源的措施。
学生思考如何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三)课堂活动
1.**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讨论以下问题:
(1)我国水资源分布不均的原因有哪些?
(2)水资源利用过程中存在哪些问题?
(3)如何从自身做起,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各抒己见。
2.**角色扮演**
学生分为两组,一组扮演水资源管理者,一组扮演水资源使用者。
模拟水资源管理者如何合理调配水资源,以及水资源使用者如何节约用水。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加深对水资源保护的认识。
(四)课堂小结
1.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水资源的重要性。
学生回顾课堂所学,巩固知识。
2.老师布置课后作业:
(1)收集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资料,下节课分享。
(2)撰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倡议书。
学生认真思考,完成作业。
(五)课堂延伸
1.老师邀请学生分享收集到的关于水资源保护的资料。
学生积极发言,分享自己的收获。
2.老师点评学生的倡议书,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学生受益匪浅,认识到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
六、教学资源拓展
1.拓展资源:
-地球上的水资源分布图:介绍全球水资源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水资源的全球性特点。
-我国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详细讲解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如流量、含沙量、汛期等。
-水资源利用案例:分析国内外水资源利用的成功案例,如南水北调工程、以色列节水农业等。
-水资源保护法规:介绍我国水资源保护的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等。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查阅相关书籍或资料,了解水资源的历史变迁、水资源与生态环境的关系等。
-组织学生参观水电站、污水处理厂等,亲身体验水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