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公关礼仪.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内容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理论背景:礼仪中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 一、个人礼仪:从服饰仪态“放大”组织形象 二、交往礼仪:由言行举止“突显”组织形象 第三节 实践启迪:公关无小事与细节是“魔鬼” 一、接听电话中的企业形象塑造 二、“女士优先”体现男性风范 三、生意“告吹”背后的礼仪秘密 四、着装礼仪彰显个人风采 小结 练习题 第一节 什么是礼仪 一、礼仪的含义及其渊源 1、礼仪的含义 “礼之名,起于事神” “礼,履也,所以事神致福也”--《说文·示部》 定义:是指人们在种种社会交往中,用以美化自身,敬重他人的约定俗成的行为规范和程序。 礼貌:人们在相互交往过程中以庄严和顺之仪 容表示敬重和友好的规范行为。 礼节:待人接物的行为规则。 仪表:人的外表,包括容貌、姿态、风度、服饰和个人卫生等。 仪式:礼的秩序形式,即为表示敬意或表示隆重而在一定场合举行的、具有专门程序的规范化的活动。 2、中外礼仪的渊源 中华礼仪之邦 孔子:克已复礼 孟子:仁、义、礼、智 荀子:礼者,人道之极也。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管仲:礼义廉耻,国之四维,四维不张,国乃灭亡 我国古代“礼”的概念: 治理国家的典章制度 礼制及待人接物之道 具有约束力的道德规范 西方文明史—对礼仪的追求与演进 战争—握手礼 Etiquette—“人际交往的通行证” 几点结论 第一,礼仪是为维系和发展人际关系而产生的,并随着人际关系和其他社会关系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它不仅是社会交往的产物,也是国际文化交流的产物。 第二,礼仪是施礼者与受礼者的情感互动过程。 第三,礼仪是一种程序,有一定的“套路”。 第四,礼仪规范、程序是一定社会的人们约定俗成、共同认可的。 第五,遵行礼仪是现代人文明的重要组织部分,是人际交往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所谓礼仪,是指礼节和程序两个方面。 懂得社交礼仪礼节,对一个公关人员来说,不仅是与公众交往场合中的“通行证”,而且还是体现修养水平和业务素质的一种标志。 公关人员必须掌握的礼仪包括服饰礼仪、举止礼仪、见面时的礼仪、拜访礼仪、电话礼仪、交谈礼仪、宴会礼仪和舞会礼仪。 第二节 理论背景:礼仪中的“有所不为”与“有所为” 一、个人礼仪:从服饰仪态“放大”组织形象 (一)服饰礼仪 1.着装的TPO原则 人们在服装穿着时,必须适应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目的的要求,而不能自以为是。 (1)Time 这个“T”代表时间因素包含三层含义: 第一层含义是指每天的早上、日间、晚上三段时间着装的变化。 第二层含义是一年中春夏秋冬四季的着装不同。 第三层含义是时代性,是说服饰应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和节奏,不可超前,亦不可滞后。 一、个人礼仪:从服饰仪态“放大”组织形象 (2)Place 这里的“P”代表地点因素,不同的环境需要与之相协调的服饰。 (3)Objective 这里的“O”代表目的,也就是指场合因素, 一、个人礼仪:从服饰仪态“放大”组织形象 2.服饰穿着的基本要求 (1)男士西装 西装的穿着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究规格。 2)穿好衬衫。 3)系好领带,戴好领带夹。 4)用好衣袋。 5)系好纽扣。 6)穿好鞋袜。 7)注意色彩搭配。 一、个人礼仪:从服饰仪态“放大”组织形象 (2)女士服饰 1)应选择不性感的服饰。 2)要注意服饰的质料是否上乘,裁剪是否合体、做工是否精细。 3)要注意鞋袜的穿着。 (三)仪态礼仪 1.站姿 站姿的要求可用“正”、“直”、“挺”、“垂”四个字概括。 2.坐姿 坐姿的基本要求是端庄、大方、自然、舒适。 3.走姿 良好的走姿应该是自如、轻盈、平稳、直线。 二、交往礼仪: 由言行举止“突显”组织形象 (一)基本原则 1.平等原则 2.尊重原则 3.宽容原则 4.女士优先原则 5.遵时守约原则 6.从俗原则 7.和谐适度原则 二、交往礼仪: 由言行举止“突显”组织形象 (二)见面礼节 1.称呼 在正式社交场合,一般可以这样称呼: 1)使用尊称 2)使用职业、职称、职务的泛称 3)使用更加广义的称呼 2.介绍 (1)自我介绍 (2)介绍他人 (3)被他人介绍 二、交往礼仪: 由言行举止“突显”组织形象 3.名片的使用 (1)递交名片 递交名片应注意五个方面问题。 一是做好递交前的准备,即在外出时将名片放在容易拿出的地方,以便需要时迅速拿取。 二是掌握递交名片的时机。 三是为表达对对方的尊敬,一般应双手递过去。 四是递名片时名片的拿法要正确; 五是递交名片时应面带微笑,同时说些友好礼貌的话语。 (2)接受名片 二、交往礼仪: 由言行举止“突显”组织形象 4.握手 握手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