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理部卷材防水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docx
卷材防水工程施工监理实施细则
1、工艺流程
本工程设计为二级防水等级,二道设防,地下室外墙、屋面等主要选用氯化聚乙烯橡胶共混防水卷材。
2、质量验评标准
主控项目
卷材防水层所用卷材及主要配套材料必须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卷材防水层及其转角处、变形缝、穿墙管道等细部做法均应符合设计及施工规范要求。
一般项目
基层(含垫层、找平层)应密实、牢固、平整,不得有空鼓、松动、起砂和脱皮等缺陷,阴阳角处应做成圆弧形。
防水卷材的铺贴方向及搭接做法应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卷材搭接缝应粘(焊)结牢固,密封严密,无损伤,皱折,翘边和鼓泡等缺陷。
保护层与防水层应粘结牢固,结合紧密,厚度均匀一致。
3、卷材防水工程质量监理预控要点
对承包单位的资质进行审查、认定;对施工方案及技术交底进行审核;对试铺样板进行核查。
对防水材料、辅助材料进行检验,满足设计及相关规范要求。
承包单位应提供生产厂家的出厂合格证(品种、标号或型号及该批产品的各项性能试验指标数据),合格证的编号、批号、出厂日期、检验印章等。
有关检测部门的鉴定证书。
进入施工现场的防水卷材须进行外观检查和复试,按规定要求对该批产品进行见证取样。
外观检验:防水卷材的包装是否完好无损,外形尺寸、厚度。
对防水材料的质量有异议时监理工程师可进行取样复检,严把材料关,确保不合格材料不得进场,不合格材料不用于施工工程。
督促施工单位对进场的合格材料做好保管工作,防晒、防雨、防冻、防止超高堆放和乱堆乱放,对已损坏的材料不准使用。不合格的材料及时退场或妥善放置,避免误用在工程上。
检验地下水是否已降排到防水层底标高以下30厘米,做好基层验收。
基层要干燥、平整牢固、阴阳角处抹成圆弧形。
穿过墙面地面的预埋管件中,埋件已作隐蔽验收。
检查操作人员技术素质,生产指挥组织系统和质量控制体系的组成及落实。建筑防水工程材料现场抽样复验见GB50208-2002P47-48
4、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
卷材防水的材料种类多样,常用的施工工艺有热粘法、热熔法、自粘法、机械固定法、埋置法等等。施工中应检查承包单位严格按照施工工艺标准和施工规范要求、施工工艺流程进行,铺贴方向、两幅卷材和卷材层与层间,其搭救接的宽度与长度要符合要求。
卷材冷粘施工时,胶接材料要依据卷材性能配套选用胶粘剂,调配要专人进行,及时采样化验,不得错用、混用,在这方面要严加控制。
严格掌握基层含水率达到要求后才能进行粘贴。注意控制阴阳角、加固等细部节点的处理。
5、卷材防水工程质量通病
基层不符合要求
强度不足,表面起砂起皮。
表面平整度、光洁度差,表面不干净。
垫层伸出底板尺寸太小,致使保护墙无法砌在垫层上。
基层表面阴阳角未做成圆弧或钝角。
立面基层未涂冷底子油或冷底子油不干。
保护墙做法错误。
不设保护墙,只在垫层上铺油毡甩头、打底板,墙板后硬卷直角上贴。
外防外贴做法错误。
永久性保护墙高度不足B+(200-500)MM——指底板厚度加砼施工缝提高部位以避开最大应力处。
临时保护墙高度不足(150N+1)——N为油毡层数。
临时保护墙未用石灰砂浆砌,未抹石灰砂浆找平并刷石灰水。
砼壁外砌保护墙时墙与壁间未抹浆。
外防内贴做法错误。
保护墙刚度不够(120MM宜加砖垛)。
未按6-5M分段留缝以利于回填挤紧,断缝中未用卷材条或沥青麻丝填塞。
无防止雨水灌槽措施。
做防水前未考虑雨水排槽外措施。
无防雨水由槽外向内渗、流措施。
做防水后,浇灌砼前槽内未杉坡,未设积水坑,一旦灌水无法抽水,排水。
外槽回填过早,不利排水,甚至挤歪保护墙。
卷材铺贴质量问题。
胶结材料配比不准,油温过高、过低,厚度过厚。
搭接错误。
长边不足100厘米,短边不足150厘米,上下层及相邻卷材接隙未错开,甚至上、下层相互垂直铺贴。
立面与平面转角处,卷材接头未留在平面上,或距立面不足600厘米。
所有转角处均未铺附加层,或附加层剪裁、铺贴方法不对,粘贴不严,或附加层数不足。
平面和立面铺贴顺序不符合规范规定。
铺贴接缝不严,有翘边、滑移、脱层等缺陷。
卷材到顶收头,无有效固定和保护措施。
外防外贴法接槎不是分层按要求尺寸搭接、甚至三层油毡一次搭接,各层不是内高外低,是倒槎。
卷材铺贴有气泡,裂缝及损伤,修补不按分层搭接要求,而一次表面粘贴。
细部构造做法通病
穿墙管道封闭做法不当,封堵不严,允许伸缩管道套管构造不满足防水要求,管道与套管间填缝材料材质不良、挤压不紧。
变形缝处形式及使用材料不符规范规定。附加层少或未用抗拉强度较高的卷材做附加层;金属止水带接缝焊接不好,衬垫不严,锚固不牢。
橡胶(塑料)止水带要求同防水砼。
止水带接头不设在变形缝水平部位。
防水层的保护层通病
立面防水层外未做拉毛处理,影响抹水泥砂浆时的粘结。
只抹底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