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中数据的排序.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题 目: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
单 位:淮滨县第二高级中学
作 者:马 平
课题:EXCEL中数据的排序、筛选与分类汇总
内容选自:高等教育科学出版社《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第四节“数据处理(二)”
设 计 者: 马平
单 位:淮滨县第二高级中学
(一)教学设计思想与理论依据:
高中信息技术课程强调结合高中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实际,让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掌握应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思想和方法;鼓励学生将所学的信息技术积极地应用到生产、生活及等各项实践活动中去,在实践中创新,在创新中实践,所以本节教学设计将excel中的数据分析操作引入到图书管理任务上,以《学校图书我来管》为主线,分别从帮助图书馆工作人员完成图书统计到发放还书通知单,再到体验图书管理系统的使用等方面入手,达到使学生从掌握新知到灵活应用新知的教学目标,并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
(二)教学背景分析:
1.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依据职业类《计算机应用基础》第五章第四节“数据处理(二)”进行设计的。本课内容为2课时,第一课时是数据表结构及浏览数据,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建立相应的数据表,理解字段,记录等相关概念。本节是第二课时。《分析数据》部分,就知识点来讲是excel中比较容易掌握的部分,但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引导学生用本节内容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体验到信息技术的重要应用,所以本节从图书馆的图书管理工作入手,让学生在帮助图书管理员解决工作中的问题的同时,掌握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的操作。
教学重点:
能够利用excel提供的数据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操作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操作
教学难点:数据的分类汇总操作
2.学生情况分析:
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的学生。学生已经掌握excel中公式及基本函数的使用,了解数据表的相关概念(字段、记录等),并能根据实际问题独立创建相应的数据表。
3.教学策略与模式:
(1) 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
(2)?? 面向全体学生,强调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
(3)?? 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4.教学资源:
硬件:网络多媒体教室,投影仪;
软件:图书数据.xls, 学生借书统计表.xls ,教学幻灯片
(三)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2)???
(3)???
过程与方法: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应用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操作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2) 在分析、探究、交流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让学生参与学校图书的管理,让学生感受到信息技术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重要应用,通过对此问题的探究,激发创造的欲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
(四)教学过程:
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创设情境:每天我们去图书馆,都看到图书馆工作人员为我们借书、还书而忙碌,但他们的工作不止这些。昨天我在图书馆就看到工作人员在忙于这样的3件事情。
1.对各科的每种图书按出版日期先后进行整理
2.统计各科馆藏数量小于5本的图书。
3.汇总各科图书总量。
看到这么繁琐的工作,不知同学们有何想法,能否用计算机帮助完成呢?
请同学们打开教师机\\图书数据.xls(包含字段:图书编号、名称、所属科目、馆藏数量、出版日期),这是我校图书馆部分图书数据,下面,我们通过学习本节内容——分析数据,来帮助工作人员完成这几项工作。
学生思考,讨论,部分学生会想到使用excel来完成。
(1)?? 吸引学生,引入新课
(2)?? 这三项工作都是有关图书管理的,而且分别能通过数据的排序、筛选、分类汇总实现,这正是本课知识点的重要体现。
新
授
课
︵
提出问题
、
分析问题
、
解决问题
︶
一、排序数据
1. 教师提出问题一:
“对各科的每种图书按出版日期先后进行整理”如何实现?
2.教师引入excel排序概念:
是指按表格中的某列以升序或降序顺序方式排列表格数据。
3.教师以幻灯片形式呈现操作步骤,并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和使用帮助功能,上机实践,尝试完成此任务。
[幻灯片内容]
排序的操作步骤:
(1)选定数据区域:将活动单元格置于数据区域内任意单元格
(2)单击“数据”菜单--“排序”
4.由一名学生演示操作步骤。
5.教师精讲完成此任务的操作方法,并重点强调:
(1)数据区域的选定;
(2)多关键字的使用;
(3)工具栏“升序”,“降序”按钮的使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