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EL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案.doc
“ExcelXP数据的排序和筛选”教学方案
【课题】数据的排序和筛选〔高等教育出版社《Office根底与应用》第3章第4节〕
【课时】1课时〔45分钟〕
【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理解排序和筛选的概念和作用。
能力目标:学会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方法,学会对数据表的分析和处理能力和自学能力。
情感目标:利用上机分组操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排序和筛选的操作方法
难点:1、排序时“有标题行”与“无标题行”两个选项的异同;
2、筛选中多条件的使用:与、或区别。
【教学方法】
采用案例、情境、启发式教学法。
采取了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教学策略,以例子讲解-综合练习-引发学生思考为流程。
通过自学课件的学习实现“自主探究”的课堂教学模式。
【教具】
自制的自学课件、多媒体机房、投影仪、电子教育平台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Ⅰ、〔约4’〕导
入
新
课
1.故事法:通过播放丁丁同学帮助老师统计期中成绩汇总表遇到麻烦,然后痛定思痛学习EXCEL的操作的动画短片,从而引出课题,激发学习兴趣。
师:故事中的丁丁只会用计算机器统计总分和平均分,效率很低,而手工排序更是麻烦,老是漏排某同学,要插入序列中,又得对后面的数据重新排序。同学们学了计算机后有什么更快捷的方法来帮助丁丁高效的汇总成绩呢?
2、温故知新:在学生成绩数据表中,请学生用函数的方法求出总分、平均分?
生:积极响应上讲台演示练习,并用多种方法求出总分和平均分。
Ⅱ、〔约15’〕
讲
授
新
课
教师启发提问,学生通过观看“自学课件”操作,然后获取知识
师:同学们在EXCEL中排序操作非常简单,我们只需要找准对象,点一次鼠标就能完成,下面我们就来见证它神奇的魅力。
任务1、排序操作
方法一:利用工具栏:
方法二:“数据”菜单?排序
师:讲解并演示两种方法的操作步骤,并重点区别工具栏法和菜单法各自适用的情况。
范例1:分别对“学生成绩表”中的平均分〔升序〕、性别〔降序〕、姓名〔笔划降序〕三个字段进行排序,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各类数据的排序顺序变化?
生:通过学习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自学课件”学生相互协作完成范例1
师生共同归纳得出:数据升序排序的顺序
①数值型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序;
②文本和“数字”文本按0—9、A—Z、a—z;
③逻辑值数据按“FALSE”在前“TRUE”在后;
④“空格”数据总排在最后;
⑤所有的错误值优先级相同。
任务2、多条件排序
主关键字、次关键字、第三关键字
范例2:在学生成绩表实现以总分降序排列,假设总分相同的记录那么再以学号为次关键字排序。
注意:选中有标题行,那么排序时不包括第一行〔字段名〕
选中没标题行,那么排序时包括第一行〔字段名〕。
师:区别有标题行与无标题行选项有应用,这是本节课的难点,采用“异同比拟演示”,学生思考答复这两个选项有何异点?从而突破难点。
任务3、数据筛选
作用:暂时隐藏不需要的记录,只显示要求的局部记录。
1、自动筛选
方法:①任意选中数据表的一个单元格;②“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
2、取消筛选
方法:再次单击“数据—筛选—去掉“自动筛选”前的√号。
师:讲解并演示筛选的操作步骤,请学生注意观察了理解筛选的作用。
范例3:1、筛选出“男”学生且“数学为100”的学生记录;
2、筛选出英语成绩前5名的记录。
生:通过学习教师事先准备好的“自学课件”学生相互协作完成范例3
3、自定义筛选
范例4:筛选出“60≤数学≤90”的所有记录;
筛选出“平均分≥80或平均分≤60”
师:在实际应用中筛选的要求很多,我们不仅要满足一种条件,还要满足另外多种条件,我们需要掌握多条件中“与”和“或”的区别?理解*和?两个通配符的应用。通过比照讲解,演示观察这一难点迎刃而解。
Ⅲ、〔约15’〕
课
堂
练
习
练习1:以平均分从大到小求知名次〔将在最后列添加“名次”字段〕,假设平均分相同的记录那么以“姓名”按笔划升序排列,最后要求恢复原表顺序。
生:独立完成任务并通过网络提交作业,每个学生都来展示才能,成为故事中的“丁丁”。
练习2:筛选出期中考试75,且性别为男的所有记录。
练习3:请在上述工作表中抽取出“姓刘的”并且“职称为讲师以上”的职工记录移动至第20行处。
Ⅳ、〔约5’
点评
与
小结
利用学生分组上传的作品,进行师生交流点评,小结排序、筛选的概念与操作方法,以及要排序的“有标题行”与“无标题行”的应用区别。
〔在点评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肯定每组作业的优点及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针对出现的问题,分析并引导学生自行解决问题。〕
Ⅴ、〔约3’〕
内
容
引
伸
如果筛选出的结果需要选取出来,独立放置应如何实现?
〔学生思考讨论,并抽选学生操作完成任务。〕
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