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简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doc

发布:2019-12-08约4.74千字共7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2019春六年级语文下册第1课维也纳森林的故事简 单引导教学设计冀教版 教学目标: 1、在反复品读文字的过程中,让学生认识维也纳森林的特点. 2、学习课文形散神聚的特色,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3、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风貌。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在反复品读语言文字的基础上,了解维也纳森林的特点,并感受作者的思想情感。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形散神聚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课前老师让每一位同学都听了《维也纳森林的故事》这首曲子,那么谁来说一说你对这首曲子的了解有多少?这首曲子是施特劳斯继圆舞曲《蓝色多瑙河》之后的又一首著名的圆舞曲,同学们在听了之后有怎样的感受呢?奥地利的首都维也纳自然风光优美,建筑艺术典雅。身处城市中的我们,一定觉得森林离我们很遥远,那就让我们一起跟随中国当代作家冯骥才去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吧! 二、初读课文。 1、打开书本,自由读课文,把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来,并借助工具理解它们的意思。 2、指名读课文,领略了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思考:(1)维也纳森林有哪些特点? (2)要求学生圈画出最能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并加以体会。 学生边听边划并作旁批。 ①景色美;②面积广;③作用大。 3、请学生回答相关的语句,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1)景色美。 “放眼远眺,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多少棵树才汇成这海一样无边无际的森林?” “维也纳人的眼睛整天为城市的奇光异彩所眩惑,此刻觉得绿色真是一种净化眼睛和心灵的颜色。” “森林之间是大片大片的开满鲜花的牧草,很难看见土的颜色。” 指导朗读,读出维也纳森林的美。 (2)面积广。 “维也纳的森林到底有多大?有人说40平方千米……整个国土的44%被森林覆盖。” “处处森林相连,谁能找到这维也纳森林的边缘?” 这是一个反问句,把它变成陈述句该怎么说?反问句的作用是什么? 带着自己的感受试着读一读。 (3)作用大。 森林具有降温的作用。 “森林不单使人赏心悦目,还神奇地调节着气温。” “在维也纳,无论太阳怎样灼热,只要站在树荫里,便立刻清爽宜人。” “我在游览维也纳郊外一座皇家猎宫时……林间更是烟雾飞扬,真是壮观!” 结合我们身边的事例来说一说这一现象产生的原因。 例如:打铁时,夏季下雷阵雨时,壶里的水溢到炉子上时…… (水遇热形成的水蒸气即烟雾) 4、质疑:皇家猎宫为何建在此处? 说明维也纳空气清新。为明确文章中心句作铺垫。 三、情感升华。 1、整体回顾,深入体会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2、指导朗读。 3、完成练习。 维也纳森林,你默默地向世人展示着迷人的魅力;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作业。 阅读冯骥才的相关作品或了解中国环境问题并提出宝贵的建议。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再次感受维也纳森林的魅力。 2、在保护自然方面,维也纳人做了哪些事? (1)颁布了《森林法》。 (2)视草地如居室内的地毯一样爱惜。 (3)不肯使用汽车内的空调。 (4)与动物的和谐相处。 3、这种和谐生活的创造凭借的是什么?文章中有关键句提示吗? “维也纳人明白,宜人的气候不只是上帝的恩赐,更是缘于祖祖辈辈对这种恩赐的倍加珍爱。” 师:是大自然与人类的友好、亲密、融合的关系,是人们对大自然的珍爱,大自然需要人们的保护,人们生活的环境也依赖着大自然。 4、师:维也纳森林的一切得益于上天的恩赐,更离不开维也纳人祖祖辈辈对这土地的珍爱,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在这里得到了最完美的体现。看到了这一幕幕美景,同学们对此有什么想说的吗?可联系生活的情景。 提示: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如何相处方面。 6、小结:同学们,世界上美好的东西,都是可以创造出来的,我们跟自然的关系也是这样。我们只要爱护环境,与大自然和谐相处,同样可以拥有像维也纳一样美好的生存空间! 二、读读背背。 1、让学生挑自己最喜欢读的段落或者句群。 说说喜欢的理由,大声朗读,争取背过。 2、同桌互背,速记练习。 三、拓展练习。 1、仿写句子。 放眼远望,绿海无边,每一棵树都是一朵绿色的浪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学了本文之后,你最大的感想是什么?动手写一写。 四、作业。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把自己的感想整理好写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