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2014乒乓球选修课教案.doc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学年 2013-2014 学期 第一学期 周课时 10 上课年级 选修 □男 □女 □混合 周次 4 任课教师 孙金辉 合班人数及班级 教学内容 1.乒乓球运动意识的基本理论知识;2.宣布教学任务 教学重点 学习乒乓球意识内容 教学难点 认识乒乓球意识的重要性 教学目的
和任务 1、了解乒乓球运动概述、运动特点,发展趋势
2、了解乒乓球专项理论
3、了解学期考核内容、考试方法成绩评定与考核标准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次数 开始部分
准备部分
教学常规
1、体育委员整队集合
2、报告老师。
3、师生问好。
4、教师考勤。
5、安排见习生。
6、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绕场地跑两圈约800米
2、徒手体操
⑴上肢运动
⑵扩胸运动
⑶踢腿运动
⑷体转运动
⑸体侧运动
⑹腹背运动
⑺跳跃运动
3、压腿练习
⑴体前屈压腿
⑵弓步压腿
⑶侧压腿
5
10
1、检查人数
2、检查上课服装
3、安排见习生。
4、宣布本次课内容与任务
1、要求用中慢速跑,跑步时保持队形。
2、讲解、示范与组织。
3、讲解、示范和组织。
4讲解与示范、组织:
1、队列队形:成三列横队操队形密集队形集合。
2、组织教法:口令指挥
3、要求:集合动作快、静、齐。
1、体育委员带领学生两路纵队绕操场慢跑两圈
2、手操队列队形:成三列横排体操队形散开。
3.要求:动作协调,肢体舒展,充分活动身体关节。
×××××××
×××××××
×××××××
▲
×××××××
×××××××
×××××××
▲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次数
基本部分
基础理论,乒乓球运动简介
1.乒乓球运动的起源
有不同的说法,最早的说法是派生于中世纪英国宫廷游戏,桌上网球
2.乒乓球运动的发展
第一阶段:欧洲全盛时期
第二阶段:亚洲全盛时期
第三阶段:欧亚对抗时期
3.重要赛事(锦标赛、奥运会、世乒赛、公开赛)
在中间隔有横网的长274厘米、宽152、5厘米的球台上进行。球直径37、2-38、2毫米,重量2、40-2、53白或黄色,用赛璐璐或塑料制成,打时有“乒乓”声,故名。运动员各站球台一侧,用球拍击球,击法有挡、抽、削、搓、拉等。球须在台上反弹后才能还击过网。以落在对方台面上为有效。比赛以11分为一局,采用五局三胜或七局四胜制。比赛分团体、单打、双打等数种。
成绩评定
1 出勤
2 技能
3 理论
50 教法:教师口述
乒乓球起源于英国,欧洲人至今把乒乓球称为桌上的网球,由此可知,乒乓球是由网球发展而来.19世纪末,欧洲盛行网球运动,但由於受到场地和天气的限制,英国有些大学生便把网球移到室内,以餐桌为球台,书作球网,用羊皮纸做球拍,在餐桌上打来打去。
乒乓球运动的广泛开展,促使球拍和球有了很大改进.最初的球拍是块经加工的木板.後来有人在球拍上贴一层羊皮.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欧洲人把带有胶粒的橡皮贴在球拍上.在50年代初,日本人又发明了贴有厚海棉的球拍.最初的球是一种类似网球的橡胶球,1890年,英国运动员吉布从美国带回一些作为玩具的赛璐珞球,用於乒乓球运动。
要求:
听课认真,态度端正
×××××××
×××××××
×××××××
▲
课的
结构 教学内容 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组织形式 次数
结束部分
身体素质练习:
1 原地直膝跳(30×4)
2 斜面俯卧撑(30×4)
一、放松练习
两人一组互相锤打后背、按摩肩臂,自行抖动手臂、腿部。
二、总结本次课教与学的完成情况。
三、宣布下次课的内容安排
四、师生再见。
10
5
教师讲解示范
讲解与要求:
直膝跳前后左右交换;
快速撑起,不能塌腰。
组织与练习:
1体操队形;
2手撑球台侧边缘
1、队列队形:成三列横排体操队形密集队形集合。
2、要求:肢体放松,心情愉悦
×××××××
×××××××
×××××××
▲
×××××××
×××××××
×××××××
▲
所用场地与器械
1 、乒乓球馆
2 、20副乒乓球拍
3 、20个乒乓球
练习密
度预计 课后小结
学年 2013-2014 学期 第一学期 周课时 10 上课年级 选修 □男 □女 □混合 周次 5 任课教师 孙金辉 合班人数及班级 教学内容 1.介绍握拍法、基本姿势2 学习反手发球
3.反手推挡球技术4.自主练习 教学重点 握拍的基本姿势 教学难点 反手发球及反手推挡 教学目的
和任务 1通过学习各类球拍的基本握法及应用特点,反手发球的基本方法,以及学习反手发平击发球,使学生初步掌握上述基本技术;
2通过身体素质练习发展学生的弹跳能力及上肢力量
3 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掌握反手推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