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化学脂类代谢ppt.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葡萄糖/脂肪酸循环 (肌肉) 甘油三酯/脂肪酸循环 (脂肪组织) 4、脂肪的调节 脂肪酸在肝中的重要代谢途径 磷脂包括甘油磷脂,鞘磷脂等,其功能主要是细胞膜的组成成分,参与脂类在体内的运输,磷脂的一些代谢物是细胞信号传导的第二信使。 在动物的各种组织中都有磷脂的合成和分解代谢,肝中尤其活跃。 代表性的甘油磷脂有:卵磷脂(胆碱磷脂)、脑磷脂(胆胺磷脂),代表性的鞘磷脂有神经鞘磷脂 5、类脂的代谢 5.1、磷脂的代谢 主要的甘油磷脂 脑磷脂 卵磷脂 甘油磷脂的合成 注意: 磷脂酸是合成甘油磷脂的重要中间体 活性胆胺 活性胆碱 甘油磷脂的分解 胆固醇的分子结构 胆固醇 胆固醇酯 5.1、胆固醇的生物合成与代谢转变 胆固醇的生物合成 HMGCoA还原酶 27C 4C 2C 6C 5C 15C 30C 70%-80%的胆固醇由肝脏合成,少量由小肠合成。合成胆固醇的场所是胞液的微粒体部分,原料是乙酰CoA。合成一个分子的胆固醇需要18分子的乙酰CoA,并由柠檬酸-丙酮酸循环和磷酸戊糖途径提供10分子的NADPH,期间形成焦磷酸酯中间物和脱去二氧化碳。 HMGCoA还原酶是途径的关键酶,受胆固醇的反馈抑制。 胆固醇在动物体内的转化 胆固醇的母核-环戊烷多氢菲难以分解,但可其侧链可 以氧化、还原和降解转变为生理活性分子。 转变为胆汁酸是胆固醇代谢的主要去路 有胆酸、脱 氧胆酸、鹅胆酸、牛黄胆酸、甘氨胆酸等,作为表面活性剂,促进脂类的消化吸收。 转变成类固醇激素 在肾上腺皮质球状带、束状带和网 状带细胞合成睾丸酮、皮质醇和雄激素;睾丸间质细胞合成睾丸酮;卵巢卵泡内膜细胞及黄体合成雌二醇和孕酮。 转化为7-脱氢胆固醇 经紫外线照射转变为维生素D3 6.1、血脂 甘油三酯,卵磷脂,胆固醇及其酯 自由脂肪酸(FFA) 6.2、血脂的运输方式——脂蛋白(lipoprotein) 载脂蛋白与甘油三酯、卵磷脂、胆固醇及其酯形成的的复合体,有至少4种形式。FFA-清蛋白复合物是自由脂肪酸的运输形式。 6、类脂在动物体内的转运 6.3、脂蛋白(lipoprotein) 结构图 载脂蛋白(Apolipoprotein, Apo) 是脂蛋白中运输脂类的关键成分 特点:具有双性α-螺旋的结构 种类:A、B、C、D、E五类,有20余种。 功能:结合和转运脂质 参与脂蛋白代谢关键酶活性的调节 参与脂蛋白受体的识别 乳糜(CM) 组成:TG,磷脂,胆固醇,ApoB48,A-I,A-II,蛋白质含量 少,密度低 合成部位:小肠黏膜细胞,经淋巴系统进入血液 生理功能:转运外源性T甘油三酯和胆固醇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 组成:TG,磷脂,胆固醇,ApoB100, ApoE, 蛋白质含量少,密度低 合成部位:肝细胞 生理功能:转运内源性甘油三酯 脂蛋白的分类与功能 低密度脂蛋白(LDL) 组成:主要是胆固醇及其酯,ApoB-100,含蛋白质,较低的密度 合成部位:血浆(VLDL转化而来) 生理功能:是血浆中胆固醇的主要携带者并运送到组织, 调控胆固醇的合成 高密度脂蛋白(HDL) 组成:主要是胆固醇及其酯,蛋白质含量高,较高的密度 合成部位:肝,小肠 生理功能:机体胆固醇的“清扫机”,逆向转运胆固醇到 肝脏转化处理 小肠 肝脏 肝外组织 毛细血管 摄食前后的血浆 低密度脂蛋白通过受体介导的 内吞途径向组织运输胆固醇 胆固醇在组织细胞中的去向与作用主要有: 1)细胞膜摄取 2)转化成其他活性物质 3)反馈抑制HMGCoA还原酶 4)激活卵磷脂胆固醇脂酰转移酶 (LCAT) 5) 减少LDL受体的合成 本 章 结 束 第10章 脂代谢 Metabolism of Lipids 本章主要内容: 脂类的生理功能 脂肪的分解代谢 脂肪的合成代谢 脂肪代谢的调节 类脂的代谢 脂类在体内的转运 1、脂类的生理功能 动物机体的脂类(lipids)分为脂肪和类脂两大类 脂肪指甘油三酯 ( Triglyceride, TG),主要是储脂 类脂是指除脂肪以外的其他脂类,包括磷脂、糖脂、胆固醇及其酯(是组织脂的主要成分),还有其他的脂溶性分子 脂肪的氧化分解为动物机体提供能量来源,脂肪也是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