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定量分析化学教案.doc

发布:2017-01-19约9.65千字共21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定 量 分 析 化 学 授 课 教 案 主讲教师: 使用教材:《定量分析化学》 江西农业大学理学院 课程名称 定量分析化学 授课专业 公共 年级 一 课程类型 必修课 校级公共课(√ );基础或专业基础课( ); 专业课( ) 选修课 限选课( );任选课( ) 授课方式 课堂讲授(√);实践课() 考核方式 考试(√);考查( ) 课程教学 总学时数 27 学 分 数 1.5 学时分配 课堂讲授27学时 教材名称 定量分析化学 作 者 白玲 主编 出版社及出版时间 天津科技出版社 指定参考书 分析化学 (第4版) 分析化学 作 者 武汉大学 康丽娟 出版社 及出版 时 间 高等教育出版社 中国农业出版社 授课教师 职 称 单 位 理学院 授课时间 章 节 名 称 第一章 绪论(1学时)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1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了解分析化学的主要任务和作用、分类方法和发展。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重点:了解分析化学的分类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基本概念: 分析化学:研究物质化学组成的分析方法及有关理论的一门科学,是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2.分析化学的任务 可归纳为三大方面的主要任务: 鉴定物质的化学组成(或成分)——定性分析(qualitative analysis) 测定各组分的相对含量——定量分析(quantitative analysis) 确定物质的化学结构——结构分析(structural analysis) 3.分析化学的作用 不但对化学学科的本身的发展起着重大的作用,而且在各个领域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分析方法的分类 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分析化学的发展经历了三次巨大变革,成为化学的一个重要分支。 1 作业 见教材 章 节 名 称 第二章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3学时)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3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掌握误差产生的原因及减免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的影响;熟悉逸出值发舍弃原则,了解统计检验的方法。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掌握基本概念:误差、绝对误差和相对误差、准确度和精密度、系统误差和偶然误差、误差和偏差。 2.掌握准确度和精密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基本公式。 3.掌握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及运算法则。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一、测量误差及其表示方法 基本概念和公式 准确度:表示分析结果与真值的接近程度。 误差:测量值与真值之差称为绝对误差(E)。 系统误差:由某种确定的原因造成的,一般有固定的方向和大小,重复测定时重复出现,也称为可定误差。 偶然误差:由一些偶然的、不可避免的原因造成的,也称随机误差。 精密度:平行测量的各测量值(实验值)之间相互接近的程度。 偏差:测量值与平均值之差称为偏差 。 2.准确度和精密度的关系 3.提高分析准确度的方法(如何减免分析过程中的误差) 4.可疑数据的取舍 二、有效数字及运算法则 1.基本概念 有效数字:实际上能测量到的数字。反映测定的准确程度。 有效数字的修约规则 3.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 3 作业 3;10:(2),(3),(6)。 章 节 名 称 第三章 滴定分析概论(3学时) 授 课 方 式 理论课(√);实验课( );实习( ) 教 学 时 数 3 教学 目的 及 要求 掌握滴定分析的特点,滴定分析对反应的要求,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基准物质的条件,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和有关计算。 教学 重点 与 难点 1.在了解滴定分析法的特点和分类方法的基础上,明确作为滴定分析的化学反应所必须具备的条件: 2.掌握滴定分析中常用的滴定方式: 3.掌握标准溶液的配制、标定及其浓度的表示方法。 4.掌握滴定分析法的有关基本概念。 教 学 内 容 提 要 时 间 分 配 一、基本概念 1.滴定(titration):把标准溶液从滴定管中定量滴加到待测溶液中的过程。一般把标准溶液称为滴定剂。 2.化学计量点(stoichiometric point):当滴入的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按化学反应式所表示的化学计量关系完全作用时,称反应达到了化学计量点,或称等当点(equivalent point)。 3. 标准溶液:已知准确浓度的试剂溶液。 4.基准物质:能够用于直接配制或标定标准溶液的物质称为基准物质。 5.标定(Standardization)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