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煤气基础知识.doc

发布:2017-02-05约5.69千字共10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煤气基础知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1 、煤气中所含CO 越高,其发生煤气中毒的危险性( )。 A 、不变B 、越小C 、越大D 、先大后小2 、煤气中的()杂质在遇到冷凝水时溶解于水中发生电离,电离出H + ,从而使冷凝水呈酸性。 A 、氨B 、中性C 、碱性D 、酸性 3 、干馏煤气主要包括( )煤气、炭化炉煤气。 A 、焦炉B 、高炉C 、发生炉D 、转炉 4 、气化煤气主要包括( )煤气、水煤气。 A 、焦炉B 、高炉C 、发生炉D 、转炉 5 、( )是炼焦过程中煤在高温干馏时的气态产物,其产率为30 ( )一350N 耐It 煤。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6 、( )是高炉炼铁过程中产生的一种副产煤气,其产率为ZODO 一3000Nmslt 生铁,但实际回收率要低一些。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7 、( )是转炉炼钢的副产物,其产率为50 ? 70 Nmslt 钢。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8 、( ) CO 含量高达50 %一70 %。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9 、( ) CO 含量26 %一31 %。 A 、焦炉煤气B 、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10 、( ) CO 含量23 %一30 %。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11 、( ) CO 含量含5 %一9 %。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12 、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发生中毒最危险的是( )。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13 、( )在空气中爆炸的浓度范围最大。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14 、( )的爆炸下限最低,所以其发生爆炸的危险性更大一些。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巧、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焦炉煤气、转炉煤气中( )热值最局。 A 、焦炉煤气B 、高炉煤气 C 、发生炉煤气D 、转炉煤气 16 、在使用高炉煤气时,通常再混人一些焦炉煤气或发生炉煤气,目的是为了 ( )。 A 、节约高炉煤气B 、降低温度 C 、减缓流速D 、以提高高炉煤气的热值 17 、转炉煤气、发生炉煤气、高炉煤气的比重相对较高,发生泄漏事故后,易结成团,集结在地面或角落,不易散发,易造成群死群伤事故,此处的比重是与( )比较。 A 、焦炉煤气 B 、空气 C 、天然气 D 、液化气 18 、( )有轻微臭味;转炉煤气、高炉煤气则无色无味,不易察觉。 A 、焦炉煤气 B 、天然气 C 、水煤气 19 、在定量定压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热力学温度(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变化 20 、在定量定温下,理想气体的体积与压力(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变化 21 、一定量的气体,当其体积一定时,压力与热力学温度( )。 A 、成正比 B 、成反比 C 、没有直接关系 D 、不变化 22 、一般地,温度不低于( )℃ ,压力不高于1 . 01 x 105Pa 时的气体可以认为是理想气体。 A 、O B 、273 C 、100 D 、20 23 、真空度表示被测流体的绝对压强( )当地大气压强的数值。 A 、约等于B 、等于C 、低于D 、高于24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真空度之间的关系是()。 A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B 、真空度=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C 、没关系 D 、真空度=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25 、绝对压强、大气压强、表压之间的关系是( )。 A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B 、表压强=绝对压强-大气压强 C 、没关系 D 、表压强=大气压强-绝对压强 26 、流动系统中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有关物理量仅随位置改变,而不随时间改变,称为( )流动。 A 、变速 B 、匀速 C 、不稳定 D 、稳定 27 、流动系统中流体的流速、压强、密度等有关物理量不仅随位置变化,而且随时间变化的流动,称为( )流动。 A 、变速 B 、匀速 C、不稳定 D 、稳定 28 、煤气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