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投影基础知识.ppt

发布:2018-10-12约5.51千字共119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工程制图 潍坊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第二章 投影基础知识 问题的提出 如何用二维平面图反映三维空间物体? 解决要求: 一一对应性 直观性 度量性 解决方法: 将复杂的问题分解成简单的问题 将具体的问题抽象成几何模型 投影法 实例:物体在光的照射下就会产生影子在墙上。 讨论:墙上影子可以反映一个物体的实际形状吗? 只能反映部分形状 只在特殊情况下反映真实尺寸 可以通过投影想象实际物体形状 结论:通过投影将三维物体转换成二维平面物体,但还不能完全反映真实情况。 问题:是否可以通过投影解决二维平面反映三维物体? 投影法 通过空间点A的直线L称为投射线。 通过空间任一点A的投射线与投影面的交点a为A点的投影。 利用投射线使物体在指定面上产生图象的方法就是投影法 投影法的分类 投影法的分类 投射中心S为一点 投射中心S为无限远 3.类似性: 4.真实性 若线段和平面图形平行于投影面,则其投影反映实长或实形。 5.积聚性 若线段和平面的图形垂直于投影面,其投影积聚为一点或一直线段。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法 1、透视图:用中心投影法生成的投影图 优点:直观性好,多用于效果图、广告图 缺点:作图困难,度量性差;不用于施工图 2、轴测图:用平行投影法生成的单面投影图(正斜两种) 度量性和作图便利性比透视图好,直观和立体感好,有一定度量性 多用于补充图、构思图 工程上常用的投影法 3、多面正投影图:用正投影法将物体向多个投影面投影后将多个投影图展开到同一平面上所形成的图。 作图方便,度量性好,多用于施工图。 4、标高投影图 三、三视图的形成 (内容在另一个课件上) 第二节 点的投影 点是构成形体的基本元素。 线和面都是由点组成的,因此必须掌握好点的投影规律。 点在两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点的正面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反映该点到H面的距离;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反映该点到V面的距离。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点的三面投影体系是在两投影面体系的基础上,再增加一个侧立投影面W构成的。 过空间任一点A向三个投影面做垂线,求得点A三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利用三个投影面上投影,可以唯一确定点A在空间的位置。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点在三投影面体系中的投影规律 点的正面投影与水平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X轴: 点的正面投影与侧面投影的连线垂直于OZ轴: 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等于点的侧面投影到OZ的距离。 点的投影与直角坐标的关系 讨论:三投影面体系中投影和点的坐标的关系 点的X坐标等于点的正面投影到OZ的距离也等于点的水平投影到OYH轴的的距离; 点的Y坐标等于点的水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及点的侧面投影到OZV的距离; 点的Z坐标等于点的正平投影到OX轴的距离及点的侧面投影到OYW轴的距离。 例一:已知点的坐标求三面投影 例一:题解 利用点的两个投影求第三个投影 如果知道点的两个投影,则该点在空间的位置就确定了,因此它的第三投影也唯一确定。 点在投影面和投影轴上的投影规律 点在投影面上; 点在投影轴上 点的两个投影落在投影轴上; 点的三个投影和其本身重合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相对位置 两点的正面投影反映两点的上下、左右位置关系: 两点的水平投影反映两点的左右、前后位置关系。 两点的侧面投影反映两点的上下、前后位置关系。 空间两点的相对位置,由它们的坐标差所确定。(相对坐标和绝对坐标) 例二:两点的相对位置 例二:题解 重影点及投影可见性 A,B两点位于垂直某投影面的同一条投射线上时,两点在该投影面上的投影重合,则该两点叫做重影点。 不可见的点的投影用投影点外加括号方式表达。 根据重影点针对不同投影面,分别叫对H面重影点,对V面重影点,对W面重影点。 重影点及投影可见性 如何判断重影点的可见性? 正面投影----前遮后 水平投影----上遮下 侧面投影----左遮右 例:重影点及投影可见性 例:题解 第三节 直线的投影 直线的投影实际是两个点的投影。 各种位置直线的投影特性。 直线上点的投影。 直线对平面相对位置 投影面平行线 平行于一个投影面,倾斜于另两个投影面 投影面垂直线 垂直于一个投影面,平行于另二个投影面 一般位置直线 倾斜于三个投影面的直线。 投影面平行线的投影特性 投影面平行线种类 正平线:∥V,对H、W面倾斜。 水平线:∥H,对V、W倾斜。 侧平线:∥W.对H、V倾斜。 投影面平行线投影特性 在直线所平行的投影面上,投影反映实长; 且其投影与投影轴的夹角反映直线与相应投影面的倾角; 在另外两个投影面上的投影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