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第二章 航海学基础知识.doc

发布:2019-06-28约1.59千字共2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航海学基础知识 第一节 地理坐标 一、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1.大地水准面 一个最基本的水准面;假想的、与完全均衡状态的海洋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延伸面始终保持在任何地方都与该地的铅垂线相交成直角;连续的、无叠痕的、无棱角的闭合水准面;也是理想的地球表面。 2.地球的三个近似体 1)第一近似体,地球圆球体(terrestrial sphere) 为了便于用球面三角学解算航海上的问题; 地球圆球体半径 2)第二近似体,地球椭圆体(earth ellipsoid) 当航海上需要更准确的计算; 由椭圆PNQPSQ′绕其短轴PNPS旋转而成的几何体。椭圆短轴PNPS即地球的自地轴(earth′s axis);地极(earth pole);赤道平面;赤道QQ'(equator);子午圈平面、子午圈(meridian)、地理子午线、子午线或经线(meridian line)。纬度圈平面、纬度圈(parallel of latitude)。 地球椭圆体参数:长半轴a、短半轴b、扁率c、和偏心率e。 它们相互之间的关系是: 我国现在是用原苏联克拉索夫斯基的地球椭圆体参数, 1954年建立北京坐标系; 1924年国际测量协会决定,国际上采用1910年海福特测量的地球椭圆体参数 3)第三近似体,地球椭球体(spheroid of earth) 地球赤道和纬度圈是一个椭圆,但在航海实际应用中,一般不采用。 二、地理坐标(geographic coordinate) 1.基准圈:赤道和格林子午线; 起算点:起始子午线或称零度经度线(prime meridian)与赤道的交点。 2.地理经度(geographic longitude) 确定:格林子午线与该点子午线之间所截的赤道短弧;此短弧所对的球心角;或极角。 代号:λ或Long 计算方法:从格林子午线起算,向东或向西由000°到180°计量到该点的子午线。 3.地理纬度(geographic latitude) 确定:以赤道为基准,以椭圆子午线在该点的法线与赤道面的交角。 代号用或Lat 。 计算方法:从赤道起算,向北或向南由0°到90°计量。 4.其他坐标系 1)天文坐标 天文经度(astronomical longitude):测者天文子午面(通过测者铅垂线且与地轴平行)与格林子午面之间小于180°的两面角; 天文纬度(astronomical latitude):测者铅垂线与赤道面的夹角; 铅垂线偏差:天文纬度与地理纬度之差,是与该点椭圆子午线法线与该点的铅垂线之间的夹角,其最大值可达20″。 2)地心坐标 地理经度; 地心纬度(geocentric latitude):该点地球椭圆体的向径与赤道面的交角。 地心纬度与地理纬度的改正量在赤道和两极均为零;而在=45°时,差值可达11.′5。三、经、纬差计算 1.经差(difference of longitude,) 大小:表示两地之间经度的代数差; 计算公式: 运算中东经为“+”,西经为“—”。经差为“+”时,为东经;经差为“—”时,为西经。经差不能大于180°。计算结果大于180°时,则用360°相减,其结果方向相反。 方向确定:以起始点的经度为基准,当到达点在起始点的东面称为东经差,用E标示;当到达点在起始点的西面称为西经差,用W标示。 2.纬差(difference of latitude) 大小:表示两地之间纬度的代数差; 计算公式: 运算中规定北纬为“+”,南纬为“—”。算得纬差为“+”时,为北纬差;算得纬差为“—”时,则为南纬差。 方向确定:以起始点的纬度为基准,当到达点在起始点的北面称为北纬差,用N标示;当到达点在起始点的南面称为南纬差,用S标示。 3.例题(见教材)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