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新).ppt

发布:2020-04-07约1.1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 财政 模式 公共财政, 是指建立在“公共产品理论”和“公共需要理论”基础上,政府应为社会提供公共产品,满足社会公共需要而分配的财政。 含义 国家财政, 是指国家为了满足政府(国家)职能的实现而参与社会产品或国民收入分配的财政。 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 2、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职能内涵上是一致的。 金额差异—京津多,地方少 1、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本质相同。 3、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都是财政模式, 可以相互并存,并不是相互对立的。 两者都是政府作为一个特定的经济主体参与经济,以价值运动转移的方式调和社会市场的矛盾,达到发展经济,巩固国家政权的目的。公共财政和国家财政说到底都是国家作为主体的分配关系, (一)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相同之处 国家财政的职能概括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调控经济职能和监督管理职能。 公共财政的职能划分为资源配置职能、收入分配职能和稳定经济职能等三项职能。 公共职能和国家职能的划分基本上是一致的。经济调控适度,监督得力可以保障经济的稳定发展,而经济的稳定发展必然要通过合理的经济调控和监督管理来实现。 国家财政的提法并没有否定公共需要,而公共财政同样也没有否定财政再分配过程中与国家存在着极为密切的联系。这说明国家财政并没有否定公共财政存在的必要性,而公共财政也在某种程度上也认同国家财政论中的一些基本观点。因此,在长期实行国家财政的我国可以构建公共财政的框架。 同性 分析 区别分析 1、国家财政的理论基础来自于马、恩的论述“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赋税是政府及机器的经济基础”。而公共财政的理论基础是“社会契约论”,认为既使国家财政也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契约来实现,国家征税的基础不是国家暴力,而是“交换说”,将税收理解为国家与纳税人之间的一种利益交换关系。 2、我国国家财政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指导下,被深深打上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烙印,公共财政在西方资本主义私有制下发生发展同样被深深地赋予了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痕迹。 3、国家财政存在的历史悠久,对财政理论的探讨既“务虚”又“务实”,既“见物又见人”,且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公共财政存在的历史只有三百多年,仅侧重于具体事务的解决,“见物不见人”,不涉及阶级性,被马克思经典著作斥为庸俗经济学。 4、国家财政强调“以收定支”,并把财政的支出划分为生产性支出与非生产性支出。而公共财政强调“以支定收”,把财政支出划分为补偿性支出和转移性支出。 (二)公共财政与国家财政的区别 组员:袁满、张艺、杨欢、 刘秀菊、刘秋琳 THE END Thank  you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