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pt)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与常规工作.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1、针对性原则 年龄特点: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要适合不同年龄阶段学生的身心特点。 性别特点:根据男女不同情况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因人而异:对特殊孩子、有问题的学生因势利导。 时代特点:独生子女、电视前长大的一代。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2、主体性原则 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可事事由教师包办代替。教师的他助是手段,学生的自助才是目的。 辅导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自己解决问题,而不是替人解决问题。辅导员好比产婆与媒婆。只能协助而不能替人生孩子和恋爱。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3、全体性原则 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为全体学生服务 教育内容要以大多数学生的共同需要及普遍存在的问题为重点。 尽可能给每个学生公平的创造和提供表现与发展机会,鼓励没一个成员积极参与。 辅导要因人而异,因时制宜,适应个体差别。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4、发展性原则 以发展变化的观点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以动态的眼光看待问题的解决和教育效果的预测。 心理健康教育要早进行,预防第一,预防胜于治疗。防微杜渐,未雨绸缪。心理干预要早期进行。 以健康人格的发展为第一要务。 辅导是持续的教育过程,而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原则 5、活动性原则 活动是主体与客观世界相互作用的过程。人通过活动反映世界,又通过活动反作用于世界,使人的认识得到检验与发展,因此,活动是心理健康知识内化的基础。 组织符合学生心理发展需要的心理游戏和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系列的心理训练活动让学生习得良好的行为模式。 * * 第一讲 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与常规工作 卢湾高级中学 梅洁 我心目中的学校心理辅导教师 一、认识起点: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常规工作 二、明确定位:正确把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 三、避免误区:科学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认识起点: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常规工作 案例分析 一所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网络图 从中你可以发现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常规工作有哪些? 校长室 校心理健康领导小组 德育室 心理辅导室 心理活动课 悄悄话信箱 热线电话 咨询服务 全体学生 班主任 任课教师 团队干部 学生社团 班级心理辅导 学科渗透 团队活动渗透 心情专刊 心理广播 心理之角 心理网页 校外导师团 家长委员会 社区委员会 小区“服务中心” 学生家长 上海市卢湾高级中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一、建立心理健康教育网络 实施全方位的心理教育 二、加强心理健康课程建设 进行全员化的心理教育 三、关爱弱势学生 开展个体性的心理教育 四、运作“教育园区心理健康服务中心” 实现辐射式的心理教育 五、依托学生社团 优化多渠道的心理教育 六、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开展班主任心理辅导 七、立足科研活动 注重实效性的心理教育 学校心理辅导常规工作内容 (1)面向教师的心理辅导培训 心理辅导的原理与技术 心理辅导活动的设计与组织 学生常见心理问题与辅导 青春期心理与行为 教师心理健康自我维护 特殊学生心理辅导 学生学习心理辅导 家长心理辅导 班主任心理辅导技术 (2)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教育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开展团体咨询活动 开展多元化的集体活动 在各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 学生心理档案 (3)面向个体学生的心理辅导 成立心理咨询室 设置心理信箱 开设热线电话 网上心理咨询 (4)潜在的心理健康教育 加强校园心理文化建设 成立家长学校 二、明确定位:正确把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角色缺位 角色越位 角色错位 角色冲突 二、明确定位:正确把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角色缺位 心理辅导=问题学生辅导 心理辅导=游戏活动辅导 二、明确定位:正确把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角色越位 心理辅导=包办代替 心理辅导=专业心理治疗 二、明确定位:正确把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角色错位 心理辅导老师=心理学老师 心理辅导老师=德育管理老师 心理辅导教师=心理咨询专家 心理辅导教师=教育警察、人民调解员 二、明确定位:正确把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 (一)学校心理辅导教师角色定位问题分析 角色冲突 缺乏专业自豪感和成就感 心态失衡 职业倦怠感 (二)学校心理辅导教师的角色定位 1.学生心理健康的专业辅导员 专业方向上 发展性心理辅导 预防性心理辅导 治疗性心理辅导 发展性心理辅导 开发、培养、促进、维护 “开发”就是最大限度地开发人的潜能。创造一切可能条件,将人的潜力开发出来,使学生获得更大的发展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