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干预策略.doc

发布:2017-02-13约2.65千字共4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常见问题及干预策略 肥城市教研室 乔海燕 最近,我有幸观摩了一次高中英语优质课评选活动。优质课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一天8节课)。四天的授课内容分别是:人教版必修4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及第三单元练习册中的阅读篇目。参加评选的教师共32人,参评课型仍是阅读课。总体感觉:一是阅读课教学模式成型。大部分教师会采用读前、读中和读后三阶段的阅读模式。读前导人话题激活学生与主题相关的背景知识读中通过一系列的阅读活动使学生获取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读后引导学生深人理解文本内化所学内容和语言并进行有效的语言输出。’s joke: The noodle harvest。该教师导入采用叙事的方式,在课件上展示几幅真实的照片,讲述了自己从由肥胖最终减肥成功收获爱情和幸福家庭的经历,学生及所有听课教师都深深地被她的故事所吸引,每个人都认为这是她的亲身经历,结果却是讲课教师虚构的故事,大家都被愚弄了,借此该教师成功地引入话题April Fool。以下是教师的导入故事: I used to be fat when I was at college. Some people made fun of me and nobody likes to make friends with me, so I had no boyfriend at university. I began to lose weight, I tried every possible way, going to the gym, taking pills, dieting. As a result, I become slim like this. (The teacher is very slim.) A boy fell in love with me and I had a boyfriend. After graduation, I got married and had a lovely son. Do you believe this? Thank you for believing me. It’s a joke. 问题二:文本解读缺乏新意 阅读流程多数为lead in→skimming→scanning→post reading activity。文本处理时,基本是按照段落,逐段设计题目,形式多为回答问题,判断正误,填表,多项选择,描述图画等。 【干预策略】?文本的呈现与解读可以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式。教师们不仅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深挖教材中蕴含的信息,还要敢于创新,能创造性地利用教材。必要时添加、删减、替换、整合、提炼、调序,根据学生的水平特点、接受能力对材料进行改编。忽视了对教学内容深层意义的挖掘、解读、探究和拓展,’s Day这篇文章时,在教后活动设计时,95%的老师是让学生讲一个笑话。而本篇文章的主题是不能开恶意玩笑。文章之首有一句名言A fool sees not the same tree that a wise man sees. (同一颗树在傻瓜和智者的眼里是不一样的。)多数参赛教师没有利用好这一资源开展讨论。 附:各课题阅读读后活动形式 单元 课题 读后活动 形式 讲课人数(8人) Unit 2, Module 4 Chemical farming or organic farming 采访 7人 辩论 1人 Unit 4, Module 4 Showing our feelings 表演 8人 Unit 3, Module 4 Workbook An April Fool’s joke: The noodle harvest 讲笑话 6人 自选 1人 讨论 1人 Unit 3, Module 4 A master of nonverbal humor 采访 4人 讨论 4人 【干预策略】笔者认为,读后活动的目的,应是对阅读内容的延伸和拓展,而不是对阅读内容的简单重复,是对读前、读中的输出和反馈。教师要根据不同体裁、题材可以设计不同的读后活动,紧紧围绕所学知识和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学活动,拓展内容要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思维的发展,使学生在活动中扎实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为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问题四:读后活动方式单一 本次评比中,多数教师设计的读后活动是讨论,在平时的常态课堂教学中,不论何种文体,教师最常使用的也是讨论这一形式。从多数课堂看,教师虽设计了小组活动,但活动的实效性不强,基本的方式是学生低语几分钟,最终几个优秀同学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就草草结束了读后活动。 【干预策略】 讨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