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贸易概论 教学课件 作者 高彩云 杨丽 第二章.ppt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第二章 国际分工与世界市场 【学习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国际分工的含义,理解国际分工的形式发展及对国际贸易的影响;了解世界市场的含义,掌握当代世界市场的构成及其特征,了解国际市场价格的含义、特点和种类。 【技能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阅读相关资料,分析国际分工对于世界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以及一国在国际分工的地位和特征。 第一节 国际分工 一、国际分工的概念与类型 1、含义: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是指世界上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是国际贸易和世界市场的基础。 2、表现:生产的国际化和专业化。 3、国际分工的类型 垂直型国际分工(vertic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水平型国际分工(horizontal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混合型国际分工(mixed international division of labor) 二、 国际分工发展的几个阶段 1、“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国际分工的萌芽阶段(16-18世纪中叶) 哥伦布发现了美洲大陆达·加马到达印度。 典型表现形式:宗主国与殖民地间的贸易。 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家对15世纪末16世纪初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主要有:1492年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美洲大陆),1498年达·伽马开辟绕过非洲好望角通往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第一次完成环球航行。 2、第一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阶段(18世纪60年代-19世纪60年代) 产业革命是以大机器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革命,它的完成标志着资本主义经济体系的确立。 主要特点: 1)大机器工业的建立为国际分工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2)这时期的国际分工基本上以英国为中心; 3)世界市场上交换的商品种类由奢侈品转为大宗商品 3、第二次产业革命开始了国际分工的形成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到二次大战) “钢和电的革命” 苏伊士运河(1869年)巴拿马运河(1913年)的建成。 垄断代替了自由竞争,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经济特征之一。 主要特点 1)加强对国际分工的依赖性;2)“工业美日欧,原料亚非拉”。(畸形经济特征) 3)分工的中心从英国变为一组国家。 4、二次大战后国际分工进入深化发展阶段 主要特点: 1)在国际分工格局,发达国家之间的分工占主导地位。 2)各国间工业部门内部分工有逐步增强的趋势。 3)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间工业分工在发展,而工业国与农业国、矿业国的分工在削弱。 4)参加国际分工国家的经济所有制形式发生了变化。 5)从商品形式上看,国际分工从有形领域向无形领域过渡,且相互渗透。 6)国际分工的传导机制发生了变化 区域性经济集团内部分工趋势加强 跨国公司的影响越来越大。 三、影响国际分工发展的因素 1、社会生产力 社会生产力是国际分工形成和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各国生产力水平决定其在世界分工中的地位。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国际分工的广度、深度和形式。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了国际分工的产品内容。 2、自然条件 自然条件是国际分工产生和发展的基础。 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自然条件对国际分工的作用正在逐渐减弱。 3、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 人口、劳动规模和市场大小制约着国际分工的发展。 人口分布的不均衡,会使分工和贸易成为一种需要。 劳动规模或生产规模,也制约和影响着国际分工。 4、资本国际化促进了国际分工深入发展 讨论:你能举例说明资本国际化对国际分工产生的影响吗? 5、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一般指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政治法律制度和社会意识形态。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促进作用 上层建筑对国际分工的延缓作用 四、国际分工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总体来说:国际分工是国际贸易的基础、国际贸易是国际分工实现的条件 具体来说: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发展速度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的格局 国际分工影响国际贸易中的利益分配 第二节 世界市场 一、世界市场(world market) 世界市场是指世界各国或地区进行货物和服务交换的领域或场所,是世界范围内通过国际分工和贸易联系起来的各国间市场的总和。 这一概念是由其外延和内涵两方面构成的。 外延指的是它的地理范围; 内涵指的是与交换过程有关的全部条件和交换的结果 二、当代世界市场的特征 世界市场容量迅速扩大,成为统一的、开放的和高速发展的市场 世界市场的垄断性不断加强 世界市场的竞争日益加剧 世界市场的国际协调与管理逐步发展 世界市场的复杂性和风险性加剧 案例:国际香水市场的价格垄断 法国香水闻名遐迩,像“香奈尔”、“伊夫·圣·洛朗”、“克里斯汀·
显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