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肝CT及弥漫性肝脏疾病诊断[广西医大].PPT

发布:2017-09-25约字共63页下载文档
文本预览下载声明
肝 脏的CT扫描 及 肝弥漫性病变的CT诊断 广 西 医 科 大 学 医学影像教研室 黄仲奎 目的与要求 了解肝脏常用影像学检查价值 熟悉肝脏CT扫描技术及其临床应用 熟悉肝脏的CT正常与异常表现 掌握肝硬化和脂肪肝的CT表现 Medical Imaging of The Liver X线、(DSA) Echo CT MRI Nuclear Medicine 腹部血管造影 肝血管造影异常表现 血管侵蚀 肿瘤新生血管 肿瘤染色 造影剂潴留 动静脉短路 血管移位 血管扩张 充盈缺损 血管腔闭塞 侧支循环形成 肝血管造影 基本扫描序列:SE T1WI T2WI 快速梯度回波:动态、血管追踪 脂肪抑制 肝脏动态MR扫描 肝脏脂肪抑制序列 腹部MRA CT扫描前准备 空腹 扫描前15分锺口服2%泛影葡胺500~800 确认无钡餐造影后造影剂尚未排出 CT扫描方法 平扫 显示肝密度 结石 钙化 病灶增强后对比 隔范围隔 顶肝 下缘 扫描层厚和层间 层厚 1、3、5、10 mm 层间隔 5、10 mm CT平扫 对比增强 肝双重供血 门/肝=4: 1 造影剂 血管 21s肝动脉期 45s门静脉期 3 - 5分锺 血管与组织间隙造影浓度达到平衡期 99%经肾排出 1%经肝排出 对比增强造影剂 离子型造影剂 泛影葡胺 非离子型造影剂 优维显 用量 1~1.5ml/Kg 对比增强 增强目的 1. 更好地显示肝肿瘤 2. 显示平扫不能显的等密度病灶 3. 鉴别病灶性质 对比增强 螺旋扫描 快速扫描 螺旋CT 高压注射器 2~3ml/sec 对比增强——肝脏多期扫描程序 三期表现 肝脏的CT正常表现 肝密度 大小 形态 肝血管 胆道 肝门CT解剖 肝门CT解剖 肝叶段CT划分 八分法 肝脏正常密度 肝密度 脾胰肾 肝CT值 40~60 Hu 肝大小 隔顶~肝下缘 12 cm以下 大于15 cm提示增大 肝叶大小比例 多期血管显示 血管与胆管区别 肝脏异常的CT表现 大小 形态 密度 胆道 血管 周围 占位 平扫 强化 大小 边缘改变 肝密度改变 密度增高 局灶性病灶 环状囊性病变 肝癌 腹腔淋巴结转移 腔静脉癌栓 肝脏影像学比较 超声 肝脏检查筛选 CT 弥漫性病变、占位性病变定位、定性诊断 MRI 早期肝癌、CT诊断有困难的占位、肝血管 DSA 介入治疗前后的应用 弥漫型肝病 以肝实质广泛细胞变性 坏死为主要特征改变的一组疾病 常见 肝炎 酒精肝 脂肪肝 肝硬化 血色素沉着症等 影像学检查对脂肪肝 肝硬化 血色素沉着症诊断有较高价值 肝硬化 Liver Cirrhosis 肝硬化病理 肝细胞脂肪变性 坏死 再生结节 纤维化形成 肝变形 门脉高压 临床表现 乏力 消瘦 贫血 消化不良 黄疸 肝大 腹水 乙型肝炎病史 酒精肝病史 胆汁淤积肝病史等 肝硬化的CT表现 肝密度改变 脂肪变性 纤维化 结节再生 肝大小变化 变小或增大 形态变化 肝叶大小比例失调 局部肝叶肿大 肝裂增宽 轮廓改变 凹凸不平 门脉高压 脾静脉增大 腹水 脾大 侧枝循环 肝硬化 尾叶大 右叶小 右未叶大小比例失调 肝硬化 肝硬化 肝硬化结节再生 肝硬化合并肝癌 脂肪肝 Fatty
显示全部
相似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