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第二单元第二节全景新视野4、《自主创作全景图》说课稿.docx
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第二单元第二节全景新视野4、《自主创作全景图》说课稿
学校
授课教师
课时
授课班级
授课地点
教具
教学内容
《自主创作全景图》是《全国中图版高中信息技术选修2第二单元第二节全景新视野》中的一个重要内容。本节课主要围绕全景图的自主创作展开,包括以下内容:
1.全景图的定义和特点;
2.全景图的分类和拍摄方法;
3.全景图后期处理与拼接;
4.利用全景图制作软件进行自主创作;
5.全景图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核心素养目标
1.信息素养:培养学生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分析、处理和传递信息的能力,通过自主创作全景图,提高信息的综合应用能力。
2.创新思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其在全景图创作中运用想象力和创造力,形成独特的作品。
3.实践能力:通过实际操作,提升学生运用信息技术工具进行全景图拍摄、处理和拼接的实践技能。
4.美学鉴赏:培养学生对全景图的美学感知和鉴赏能力,提升其审美水平。
学习者分析
1.学生已经掌握了信息技术的基本操作,了解了一定的图像处理知识,对摄影有一定的兴趣和基础。
2.学生学习兴趣方面,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心,喜欢探索和尝试新技能。在能力上,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但个体差异较大。在学习风格上,偏好直观、互动和实操性强的教学方式。
3.学生在自主学习全景图制作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拍摄技巧的掌握,全景图拼接软件的使用,以及创作过程中的创意思维。此外,学生在处理图片、调整色调和细节方面可能需要更多的指导。
教学资源
1.硬件资源:数码相机、三脚架、计算机
2.软件资源:全景图拼接软件、图像处理软件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
4.信息化资源:教学PPT、全景图示例作品
5.教学手段:小组讨论、现场示范、在线互动
教学过程
1.导入(约5分钟)
-激发兴趣:通过展示一些震撼的全景图作品,引发学生对全景图的兴趣,提问:“你们知道这些图片是如何制作的吗?”
-回顾旧知:简要回顾学生在前一节课中学习的全景图基础知识,如全景图的定义和特点。
2.新课呈现(约30分钟)
-讲解新知:详细介绍全景图的分类、拍摄方法,以及后期处理和拼接的技巧。
-举例说明:通过展示实际的全景图案例,解释如何进行拍摄和后期处理,以及如何使用全景图制作软件。
-互动探究: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讨论如何拍摄和制作一个简单的全景图,并分享讨论结果。
3.巩固练习(约20分钟)
-学生活动:学生使用计算机和全景图制作软件,尝试自己拍摄和制作全景图。
-教师指导:在学生实践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提供技术支持。
4.课堂总结(约10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全景图制作的关键步骤和技巧。
-鼓励学生分享他们在实践中的体验和收获。
5.作业布置(约5分钟)
-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拍摄并制作一个主题明确的全景图,并在下节课展示。
-提醒学生复习本节课的内容,并准备下节课的讨论主题。
拓展与延伸
1.拓展阅读材料:
-《全景摄影技术与应用》
-《数字图像处理基础》
-《创意全景图制作案例解析》
2.课后自主学习和探究:
-研究不同类型的全景图拍摄技术,如360度全景、空中全景等,并分析其应用场景。
-探索全景图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如旅游、房地产、城市规划等,了解其价值和作用。
-学习使用更高级的全景图制作软件,如PTGui、Autopano等,掌握更多的后期处理技巧。
-尝试使用无人机进行全景图拍摄,了解无人机摄影的相关知识和技术要求。
-分析国内外全景图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思考如何将全景图技术应用于未来的职业生涯中。
-参与线上全景图制作社区,与其他爱好者交流心得,共同提高全景图制作水平。
-定期阅读相关领域的最新资讯,了解全景图技术的最新进展和创新应用。
教学反思与改进
在完成《自主创作全景图》的教学后,我通过观察学生的反应、收集学生的反馈以及评估学生的作品,发现了一些值得反思的地方。以下是我的教学反思和未来的改进措施。
1.设计反思活动:
-我计划在课后组织一次学生座谈会,让学生畅谈他们在本节课中的学习体验,包括他们喜欢的内容、遇到的困难以及他们认为需要改进的地方。
-我会让学生完成一份简短的问卷,以评估他们对全景图制作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他们对教学方法和资源的使用满意度。
-我还会检查学生的全景图作品,分析其技术水平和创意表达,以此作为教学效果的一个衡量标准。
2.改进措施: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在讲解理论知识时,更多地结合实际操作进行教学,让学生能够更直观地理解全景图制作的原理和方法。
-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在课堂上增加更多的实操环节,让学生有更多的时